凌晨两点半,东莞工业区的街道静得能听见蟋蟀叫。
刚下夜班的老张推开美宜佳的玻璃门,冷气混着关东煮的香味扑面而来。
"老规矩,泡面加根烤肠。"他掏出皱巴巴的十块钱,收银台后头的小伙儿头都没抬,顺手把烤肠扔进微波炉。"叮"的一声,老张的肚子跟着叫起来。就这口热乎的,撑起了年入558亿的商业帝国,你敢信?
这年头,便利店江湖早就变天了。那些开在写字楼底下,卖着二三十块钱精致饭团的洋品牌,愣是被一个卖五块钱泡面的本土选手按在地上摩擦。美宜佳这名字听着土,干的事更土——工厂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哪儿人多往哪儿扎。人家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就认准一个理儿:老百姓要的是实在,不是摆拍发朋友圈的网红款。
要说美宜佳有多懂老百姓,看看他们店里卖的东西就知道了。收银台旁边挂着五金工具,生鲜区摆着菜刀案板,冰柜里冻着速冻水饺。隔壁王婶做饭发现没酱油,下楼就能买;楼上小李家的灯泡坏了,顺手就能捎个新的。这哪是便利店,整个一社区小百货。那些外资品牌还在纠结咖啡拉花够不够精致,美宜佳早把算盘打得噼啪响:打工人的钱,赚的就是个方便实在。
加盟模式更是绝了。三十万就能当老板,比那些洋品牌便宜一半还多。广州开店的陈姐说得实在:"全家连根冰棍卖多少钱都要管,这儿我想进啥货就进啥货。"这种放养式管理,让美宜佳像雨后春笋似的往外冒。有的地段隔五十米就开一家,生意照样红火。为啥?半夜饿急了眼,谁愿意多走两步路?
当然跑得快了难免摔跟头。去年有家加盟店被曝卖过期食品,网上吵得沸沸扬扬。有人笑话美宜佳越来越像杂货铺,可转头一看,人家今年又新开两千多家店。老百姓用钱包投票最实在:管他黑猫白猫,能买到想要的就是好猫。
那些外资品牌该醒醒了。整天琢磨着搞限量款、联名款,结果连个烟草证都搞不定。美宜佳光卖烟就占三成流水,这才是真金白银。更绝的是人家把便利店玩出了新花样:代收快递、复印打印、交水电费,就差帮人介绍对象了。要不说本土企业最懂本土需求,这些接地气的服务,哪个不是戳在老百姓心坎上?
便利店这行当,说到底比的就是谁更懂生活。那些开在CBD的精致店铺,装修得跟艺术馆似的,可老百姓要的是推门就能解决生活难题。美宜佳胜就胜在把"便利"二字吃透了,从五块钱的泡面套餐到随手能买的螺丝刀,样样都透着股子实在劲儿。
下次半夜饿得前胸贴后背,是选要等三分钟加热的精致饭团,还是立等可取的泡面烤肠?答案明摆着。便利店大战打到这个份上,输赢早就不是比谁更高端,而是看谁更懂老百姓的柴米油盐。美宜佳这匹黑马跑出来,给所有创业者上了一课:做生意,得先学会弯腰看路。
本文只是休闲娱乐,不会及任何商业用途,假如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