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震惊!中国农民靠豆子“点沙成金”,三年创造2.88亿奇迹

 142    |      2025-08-10 06:47

以前,光伏制砂变成了牧场;如今,沙漠上开始种田,还变身为养牛的好地方,而且一块儿实现了沙漠治理,这事儿让联合国都惊讶不已。那原本一片荒漠,没有一棵植物,怎么就变成了养牛场?沙漠里养牛又是怎么搞定治沙难题的?

六十台推土机在沙漠上推平土地的场面,并不是啥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工地,而是四草基地的“制砂”现场——这里产出的可不是那种一吹就散的沙子,而是深褐色的土壤。说起这一切,还得从曾在这片沙漠里种的神奇作物油梭豆开始讲起。

油梭豆作为一种根系发达、能深入土壤至3米的作物,不仅节约用水又抗旱,而且长得特别快:

一亩油梭豆只需用水300到350立方米,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就能把沙质土地给覆盖了。它的根系还能让土壤变得更疏松,改善板结,还能吸收土壤里的多余盐分。这些特点让它特别适合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

更关键的是,油梭豆是一种经济作物,既能当粮食,也能用作油料和饲料。它的根茎像花生一样埋在土里,既可以直接食用,还能榨油,油分含量在25%到30%之间。

你得知道,我国油菜籽里的油分最高能达到35%到40%,不过平均每亩产量大概只有150到200公斤左右。而油梭豆每亩产量可是它的两倍还多呢。

根据五十四团关于油梭豆种植的情况,咱们用的是两年三季的种植方式:2021年产量大约是300公斤,到了2023年,单产提高到约500公斤左右,最高还能达到700公斤每亩,这样一来,每亩的收益超过2000元,比起种棉花和小麦都要高得多。

油梭豆和养牛基地的关系还挺紧密的哦,大家都知道,油料作物榨油后剩下的废渣,实际上是养殖行业的宝贝。油梭豆草也是一样,它的粗蛋白含量在12%-13%之间,淀粉也挺丰富,完全可以作为牲畜饲料的上佳选择。

考虑到这个特点,五十四团建起了现代化的肉牛养殖场,特地从宁夏引进了315头优质和牛,用油梭豆草搭配原有的饲料喂养。这样一来,不仅节省了不少饲料开销,还改善了肉牛的品质——肉牛每天平均增重达1.2公斤。比起之前那1元多一公斤的木絮,油梭豆草只要0.5元一公斤,养殖的整体成本下降了大概35%。

另外,每一吨牛粪能生产出200立方米沼气;要是把牛粪和3亩固沙肥、混合粘合剂一起喷洒到沙丘上,经过一天的时间就能形成一道硬化的防风固沙层。将畜禽粪污变成有机肥,不仅环保,也能减少化学肥料的用量。

这套操作硬是把原本平均每亩只有200公斤产量的沙土地,变成了平均亩产达500公斤的肥沃良田。沙漠土壤有机质含量也从建团前几乎为零,提升到了现在的1.4克公斤,打造出了一个“种植-加工-养殖-饲料种植”的绿色循环体系,真正做到双向降本提效。

怪不得当地的人常说:“每推平一亩沙丘,三头牛就能多吃饱。”

现在,油梭豆的用处已经从治沙养殖扩展到酿酒和面粉加工了。早在2023年,油梭豆酿酒和食用油的项目就开始部分投产;到2024年,产量还升高了,年产油梭豆油达400吨,白酒300吨,啤酒60吨,功能性面粉3500吨,把油梭豆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

这个项目带动了差不多100个人就业,团场的经济总量也从2021年的1093万元涨到2024年的2.88亿元,油梭豆当然被当地人亲切地叫做“黄金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