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花光150万贷款,扬言一分不还,银行经理上门后:真的不用还

 141    |      2025-07-29 16:38

“150万!妈,你你你......你全花光了?”

“花光了怎么样?”

赵磊与姐姐赵清对视一眼,简直不敢相信眼前人是他们的母亲。

母亲李翠兰向来勤劳、节约、本本分分,活了大半辈子没穿过超200块的衣服。她怎么会突然办了150万贷款,还花个精光,导致那个叫刘晓栋的银行客户经理追着他们要债,索命鬼似的纠缠不放?

赵清脾气急,差点忍不住骂人,碍于对面是亲妈,还有一堆亲戚在场,她深深呼吸压住了情绪,苦着脸开口:“现在要怎么办。”

“妈,你胡来,连累的可是你的孙子孙女啊!”

姐姐说完赵磊立刻接话:“对啊,那个姓刘的丧心病狂,居然趁我们去学校接孩子堵人,闹得老师同学都议论......说、说什么.....”

他不想重复那些难听的言辞,满肚子苦水,亲戚七嘴八舌,吵得姐弟俩更加头疼,然而就在这时,他们避之唯恐不及的经理刘晓栋居然上门了。

姐弟俩顿时傻眼,正想着怎么躲开,下一秒却见刘晓栋“扑通”跪下去,涕泪横流,嚎啕不止,苦苦哀求李翠兰:

“......大娘,您放过我吧!”

01

事情起源于赵清接到的一通电话。

她以为对面是骗子,抱着逗弄对方的心思听,结果越听越傻眼。

电话是当地某支行客户经理刘晓栋打来的:

“赵女士吗?您母亲李翠兰三年前在我行办理总额一百五十万元的个人消费性贷款,截至目前欠本金、利息、罚息、复利......合计224万。”

“碍于李翠兰女士拒不配合,我们只能请家属出面,如果不尽快还清,将采取法律手段,到时,您父母的房子或遭抵押拍卖......”

赵清一抖,手机险些掉了:“我妈?贷款?一百五十万?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她不信,可刘晓栋把身份证号、住址、贷款合同报得清清楚楚,电话那头传来翻资料的窸窣声:

“没错。我们联系李阿姨,她态度回避,迟迟未提供任何还款计划。”

赵清脑袋“嗡嗡”作响,气急败坏挂掉电话,想了想,没立刻去找母亲问,先去找了弟弟赵磊。

“一百五十万?!”

“妈一个月退休金才多少?平时吃烤鸭她都嫌贵,能干这种事?”

赵磊瞪大眼,姐姐找来前他也接到电话,第一反应也是不信。

父亲赵国安和母亲李翠兰是退休教师,老两口向来习惯节俭度日,衣服破了,补一补,不舍得买新的;洗菜的水要省下来,留着冲厕所;买东西,必定货比三家,买贵了五毛钱都得心痛半天。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突然贷款,贷款做什么用?

姐弟俩几乎立刻想到两个可能性。

第一是母亲被银行骗了,稀里糊涂办手续,背上债务;第二是被其他人骗了,把钱给别人用掉了,怕儿女责骂,所以瞒着他们。

比较下,他们更倾向第二种。

原来几年前,姐弟俩莫名多了个“干弟弟”王辉。

王辉在小区附近摆水果摊,69岁的李翠兰常去他的摊位买便宜水果,一来二去,逐渐认识、熟悉。

按李翠兰的话说,王辉比亲生儿女孝顺。

他知道两位老人生活孤单,儿女住得比较远,要养孩子、还房贷车贷,压力大,整天忙碌,鲜少回来探望父母,便对老人嘘寒问暖送汤送水的,处处关心。

某次赵国安在外散步突然发病晕倒,是王辉及时发现火速送医院垫了医药费,救回赵国安一命。

赵国安、李翠兰对王辉更喜爱,不顾亲生儿女反对,认他做了“干儿子”。

王辉代替他们“尽孝”,与二老相处得那叫一个其乐融融。

赵清、赵磊心里不是滋味。

两人都知道父母手里头有点积蓄,赵清曾为了孩子的补习费跟父母开口,赵磊想换辆车跑长途,也找去“借钱”。

李翠兰管家里所有支出,以要给赵国安治病为由一一拒绝了。

隔天赵清听见邻居议论二老有意走后把房产留给王辉,顿时着急上火,拉着弟弟回家吵闹。

李翠兰大怒:“你们听谁说闲话?没凭没据,就这么急不可耐?”

一边是嫌儿女没外人孝顺,另一边则觉得父母糊涂,亲生的不管却傻乎乎偏袒外人,赵家难免“硝烟弥漫”,为房子的归属吵个不休,偏这关头又出了贷款的事。

姐弟俩决定先摸清事情真假,马上去银行查验,刘晓栋亲自接待了他们,会议室桌上列开一沓文件,都是李翠兰有关的贷款材料:申请书、确认书、个人循环贷款合同、最高额抵押合同、职业收入证明,姓名、证件号、家庭住址等各项信息全手写,能认出是母亲的笔迹......

资料齐全,赵磊依然没法接受:

“她一个月才几千退休金?还管着我爸的药钱,平时买菜都能挑半天,她怎么还得上?这种情况...你们银行怎么批得下来?”

客户经理刘晓栋耐着性子解释李翠兰名下有房产,征信也干净,无不良记录,银行正常批。

赵清挑不出文件毛病,濒临崩溃,忽然想到另一个问题:

“我妈要真贷款,钱怎么消费的......能看到流向不?”

“这个么,分期划账提现...具体如何消费两位还是回去问问你们母亲吧......”

赵清走出银行大门时几乎气急败坏:

“要这么多钱干什么用?八成被人拿走,要不就是被忽悠投资,怕我们说她傻,不敢透露!”

赵磊赞同点头:“妈爱面子,肯定不承认。”

两人顺着这个猜测很快想到王辉,作为“干儿子”,母亲一向偏袒对方,几乎无条件信任。

赵清一直看对方不顺眼,嫌他太殷勤,偏偏李翠兰喜欢,某次王辉遇到周转困难,李翠兰直接给了他两万!

哪有人不给亲儿女钱,给外人钱的?虽说后面王辉把钱还上了,赵清、赵磊仍然很不高兴。

听说前些日子王辉换了辆车,姐弟俩更警觉。

王辉的水果摊仍然摆在老地方,摊后停着辆旧面包车,看样子是用来拉货,赵清姐弟懒得寒暄,直接问:

“你换车了?”

王辉愣了下,回头瞧一眼:“对,二手的,拉东西方便。”

赵磊冷哼:“我妈跟银行贷款,你知道吗?”

王辉摇头:“不知道,没告诉我。”

赵清忍不住冷笑起来:“你比亲儿子还亲,居然不知道?她贷一百五十万干什么?能自己花吗?”

王辉听出意思了,张大嘴重复两遍“一百五十万”,似乎目瞪口呆,反应过来后急急解释:

“我没拿这个钱!你们怀疑,随便查我账户。这几年她帮我,我也只接受小数目,怎么可能要这么大一笔良心债?”

他又补了句:“我自己攒的钱够换车了,你们见过我用钱大手大脚吗?”

他坚决不承认,姐弟俩无可奈何。

思来想去,只好先回家,当面问问母亲什么情况。

02

“妈,你告诉我们,贷款怎么回事?”

李翠兰正站阳台边上拧毛巾,听见女儿质问,转过身,神色很平淡:“什么怎么回事?”

赵磊忍不住冲上前:“别瞒我们!我们都去银行确认过了!一百五十万!加上利息两百多万了!你怎么就敢......”

李翠兰瞥他一眼,慢吞吞拧干水挂好毛巾,半晌没接话。

赵清急得上前拉母亲胳膊:

“妈,你要被骗了,说出来啊!咱们报警追损失,你一句话不难不成打算赖着不还?到时候房子抵了,咱爸住哪?!房子难道不留给我们......”

“你们放心,我很清楚。”

李翠兰终于开口,声音却过于冷淡,赵国安原本坐沙发那边看电视,见老伴和儿女吵,张了张嘴,似乎想劝架。

还没开口就被李翠兰冷冷瞪一眼,他立马又闭了嘴。

赵清忍不住吼:“妈,你到底清不清楚后果?银行那边说你要不还钱,法院强制执行,房子抵押出去,你准备带着爸流浪街头吗?”

李翠兰不急不慢,坐下喝茶:“我跟你爸不会赖着你们住。”

赵磊气得直拍桌:“我跟姐没有这个意思......重点是,一两百万啊,你花哪了?为什么不告诉我们?现在欠银行钱还不上,你还这么淡定??”

“我老了,我不用还。钱花光了,怎么花的不用你们操心。”

赵清瞪大眼,几乎被气笑:

“你不还?妈,你当银行吃干饭的?说不还就不还?他们有的是办法让你抵掉所有财产,就说这房子......”

李翠兰视线慢吞吞扫过姐弟俩,懒得回话,似乎觉得他们小题大做。

赵磊扭头瞪父亲:“爸你倒是说句话啊!”

赵国安还没张嘴,门口有人探头,是楼下的邻居刘姨。

“哎呀,吵这么大声......怎么了?”

“怎么了,”赵磊冷笑,冲动脱口而出,“我妈贷款一百五十万,银行催着要钱,我们都快被她逼疯了。”

刘姨倒吸一口凉气:“一百五十万?翠兰姐,你真是......这不像你啊!被骗了?钱哪去了?”

李翠兰淡淡回:“我花光了。”

一句话把所有人堵住,刘姨愣了几秒,尴尬地笑:“你们的家事,好好商量,我先走了。”

临走前她忍不住嘀咕,“老了背这么大一笔债,怎么想的......”

赵家的事很快传开,李翠兰走到哪都有人说几句。

出门买菜在小卖店门口撞见李嫂,李嫂追问:

“翠兰,听说你贷款了?利滚利欠银行两百多万?你要这么多钱干嘛?”

旁边的刘大爷摇头:“难不成你这把年纪还要做生意吗。”

李翠兰神色平常:“不做生意,钱花完就算。”

李嫂惊诧:“花完就算?这么大一笔钱你花哪了?又没换房,又没装修,你手上还戴着旧银镯子......”

李翠兰没打算解释,提着菜往回走,没几步又遇见老同事张姐:

“翠兰,别犯傻。是不是有人设套坑你了?说出来,咱们还能给你出出主意。”

李翠兰笑了笑:“没被坑,我自愿的。”

“你啊......”张姐叹气,“糊涂,难不成真把钱给那什么干儿子了不成。”

李翠兰摇头,手机铃声响起,屏幕显示又是银行催款来电。

她当着众人的面直接摁掉,张姐吓一跳:“你不接?他们知道你住哪,肯定要找上门的!”

“找就找呗。”

看她这副淡定模样,张姐和几个邻居面面相觑,当面没人再吭声,背地里暗暗嘀咕:

到底怎么想的,银行追债她完全不当回事......

另一头赵清、赵磊心烦意乱,他们也不知刘晓栋怎么想的,隔三差五,不去找母亲,倒来找他们。

姐弟俩刚商量完,还没拿定主意,一开门就见刘晓栋站外头。

“又来干什么?”

“两位,贷款的事拖不下去了。我们银行上头也催得紧,再拖几天,得正式走法律程序。”

赵清盯着他:“我妈贷的款,你找她,不要再来吓唬我们。”

“我找过她很多次,她说不打算还。”

刘晓栋语气沉了几分,“但你们也跑不掉,房子一旦执行,你们也有损失......”

赵磊冷声问:“你们批贷款的时候不知道查明白吗?批这么大额度,现在出问题了,推到家属头上?”

刘晓栋没反驳,淡然道:“贷款合规,问题是现在违约了银行只能依法追偿。别怪我说得直接,如果你们还想留住房子,就劝李阿姨,尽快解决。”

姐弟俩面色一僵,刘晓栋的话戳中了他们痛点。似乎察觉到他们的情绪,刘晓栋临走前意味深长地道:“过几天材料就会送到,会通知所有法定继承人,我说在前头,这已经是我能做的最后缓和。”

03

晚间,赵清躺床上睡不着,翻来覆去想母亲那句“我知道后果”,越想越心慌。

不知是否错觉,她总觉得母亲好像藏着什么异样的秘密。

刘晓栋又分别给姐弟俩打电话,两人心烦意乱,情绪濒临爆炸。

这还没完,女儿班主任突然来电:

“赵女士,方便来学校一趟吗?孩子情绪不太对,突然哭了,一问,说是家里出了点事......”

赵清心口一堵,请假赶过去。

晚间弟弟赵磊过来,脸色阴沉:

“晓晓回家说有同学知道咱们家这回事,添油加醋,告诉别人她家里欠很多钱,笑她以后要帮姥姥还债。”

赵清大怒:“都怪那个姓刘的跑校门口堵我......”

说着说着又无奈,“妈到底把钱花哪了?王辉那边除了买辆旧面包车没什么可疑的,妈又不让我们碰她任何东西,银行卡看得死死的。”

拜母亲所赐,姐弟如今出门都低头,怕碰上熟人,怕被指指点点。

两人又悄悄回家,李翠兰正坐着补一件旧棉袄的袖口。

“妈,银行要告法院了,你还打算放着不管?”

李翠兰头也不抬:“不还,不管。”

赵磊看着那件补丁棉袄,越发犯疑:

“妈,就算被骗也没什么,你说出来我们帮忙想办法,别一个人扛着......”

李翠兰放下针线,盯了他们好一会才慢慢道:“我花了就是花了,哪有什么被人骗的事。”

她越冷淡,越让人心底发毛。

手机一天到晚响,赵清忍不住拿起来看,屏幕果然又弹出银行的号码。

李翠兰抢过去,直接挂断。

姐弟俩看得心惊,又提起房子的事,李翠兰声音平稳,“真到那一步,我跟你爸去乡下过。”

赵清、赵磊实在没法理解母亲,外头的传言越来越难听,甚至有人说母亲找了小男友,所以败光了钱......

两人听见气得快冒烟,母亲倒一点都不在意!

落到邻居亲友眼里,原本值得尊重的李翠兰已近乎不可理喻,对着亲生儿女,居然也不说实话。

姐弟天天烦恼,刘晓栋第七次上门,苦口婆心劝:

“大娘,案子移到法院查封,你们可就一分不剩了。要不先筹点?还一部分,别搞到彻底失信......”

李翠兰翻个白眼,冷冷回:“催我没用,不还就不还。”

刘晓栋走了,赵清越回想越觉得不对。

不光因为母亲的态度,还因为她近期总往家里跑,某次还没进门便听见母亲摁掉银行催款电话,而后是父亲刻意压低的声音:

“翠兰,你真打算这样?”

“是。你别管,我心里有数。”

母亲到底瞒了他们什么?

贷款的真正用途是不是根本说不出口?

否则,母亲怎么会讳莫如深?

他们纠结要不要报案,提及法院传票,李翠兰仍是“不还”、“不用你们管”。

姐弟俩被气得说不出话,隐隐觉得真闹到法院也不坏。

或许到那个时候,母亲才知道事情究竟多严重,收起这副冷硬态度。

04

然而事情跟他们想的不太一样,还没闹起来,王辉上门了。

“这是我几年卖水果,攒的一点钱......”他说着,摸出张卡塞给李翠兰。

赵清、赵磊看见他就没好气,王辉自然能察觉,解释自己只是感激干娘当年的恩情,想帮着渡过难关,说完不顾李翠兰推拒,硬将卡塞她手里,起身便走。

他走后,李翠兰近期总是冷冷淡淡的神情竟然裂出一丝缝隙,眼眶逐渐湿润。

“妈?妈?”

姐弟俩连叫好几声,李翠兰才回过神来,擦了擦眼泪,重新恢复淡定神情。

但这次她没继续用那些话搪塞,反倒笑起来:

“你们不是担心房子被抵押吗?这样吧,现在跟我去一趟银行!”

说完,她吩咐老伴赵国安待在家里,哪也别去,又让儿女等着,自己进房间拿了个包出来:

“走吧。”

赵清与赵磊面面相觑,不知道母亲葫芦里卖什么药,火烧眉毛了,她居然还能这么冷静?

碍于母亲坚持,两人只得满腹狐疑,跟在她后头。

远远瞧见银行大门,姐弟俩顿时心虚。

刘晓栋不在,另一名经理负责接待。

“李阿姨,您是来咨询贷款的事吧?刘经理今天请假,有什么情况我可以处理,关于您欠的钱......”

赵清一听“欠钱”就急了:“利滚利两百多万!你们不明不白批出来,现在逼我们家还?”

客户经理的目光转到赵清身上,颇为无语:

“明明是你们违约......贷款条款写得很明白,李阿姨拖这么久不还,按程序走有什么问题?”

周围不少人排号,听见动静纷纷扭头围观,赵清看母亲一动不动,心里慌:“妈,你说句话啊,总不能就这么赖下去。”

李翠兰没看她,笑着开口:“钱没了,但我不还!我这把年纪,你们敢拿我怎么样?”

围观这场对峙的众人纷纷露出吃惊的表情,李翠兰明明是个不起眼的老太太,怎么这样有底气?

客户经理干笑:

“李阿姨,您要这么说,等法院文书吧,到时候别一哭二闹三上吊。”

赵磊还在跟对方吵“银行该不该批”的事,赵清咬牙,终究心虚,悄悄拉李翠兰:

“妈,咱们理亏。你见过谁跟银行杠杠赢了的,告诉我们贷款花在哪了,能追回的,尽量追回......”

“追什么追。”

李翠兰话没完,经理显然厌烦了,示意他们快走,李翠兰死活不干:

“告诉你们行长李翠兰来了!他不出来,我明天就去找记者,让你们银行好好上个头条!”

对方面色一僵,不知想到什么,竟然真让他们“等等”,走进去拨了个电话。

等了有十多分钟,一个中等身材、穿西装戴眼镜的中年男子露面,“李阿姨?我是行长程卫东。”

“别急,我已经知道您为贷款的事来,咱们进去说。”

李翠兰站原地没动:“就在这说。”

程卫东顿了顿,勉强维持笑容:“这里人多,容易引起误会。”

“我就想引起误会。”李翠兰平静地回,“当初你们批我贷款的时候,怎么不担心误会?”

程卫东叹气:“我们理解您的难处,也知道这钱现在让您还,给您造成了压力。但只要您配合,把房子抵押变现,银行可以给个合理周期,不会赶人立刻腾空,给您一家留个体面。”

“体面?”

赵清与赵磊摸不着头脑,看着母亲的模样,渐渐疑惑。

母亲这么笃定,胸有成竹,一点也不怕银行;

相反,她的气势比银行这群人还高一截,仿佛不是她欠银行钱,是银行欠了她的钱......

吵到这会,不光姐弟俩满头雾水,旁人也有点搞不懂李翠兰与银行的纠葛,有人悄悄拿出手机,准备录视频。

“够了。”李翠兰缓缓说着,终于打开随身带着的包,从里面取出厚厚一叠文件。

“各位——”她拔高声音,明显想让所有人见证,“我跟这家银行确实有点贷款纠葛,但别以为我是老赖!”

她翻了几下,指着文件的页面,那里有一个巨大的红章;赵清赵磊齐齐注目,看清后顿时一愣。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行长的脸色先变了,脱口而出,“等等——”

“等什么?”李翠兰将文件交给儿女,让他们护好,而后站到行长面前,明明矮一头气势却惊人,“我早说了不还钱,我有法律依据的!”

“法律依据——”赵清、赵磊已经被母亲连番举动弄得傻了眼,急急又翻几页,赵磊突然顿住:

“原来妈不是胡说......姐,你看!!”

赵清顺着弟弟手指的方向看去,他指着第16页文件倒数第三行字,那里不仅有父亲赵国安的签名,还有......

她不可思议地瞪大了眼,再扫了眼上头,“壹佰伍拾万”贷款数额清清楚楚,用途、授信期限也明明白白,唯独......她猛然明白了母亲的意思,倒退一步,面容苍白,仿佛看到什么极恐怖的东西,嘴唇颤抖着,半晌硬生生从喉咙里挤出一句:

“所以......这笔钱虽然发下来了,但我家真的不用......”

05

赵清说出这话,银行大厅嘈杂的声音消失了一瞬,周围人几乎都停下动作,有人不自觉转头张望。

赵磊捏着那沓文件,看了眼姐姐。

他们谁都没想到,母亲说的“不用还”,竟真能在合同上找到依据。

李翠兰没有再理儿女,转头望向行长程卫东。

她的声音不算大,却清清楚楚:“当初是谁找我套近乎批贷款,你们比谁都清楚。今天要追钱,就拿这些合同、流水、签章,去找真正拿钱的人。”

行长脸色明显僵住,呼吸有些不均匀。

他还想维持表面的礼貌:

“李阿姨,这笔贷款是、是您本人签署文件,资金流向也是按流程正常发放,银行这边有风控合规的存档材料。要说责任……”

李翠兰截住他的话:“我签字的页面变成了借款单没错,但钱打到谁的卡上,你们自己最清楚。我年纪大了,不代表眼睛看不懂字,那些回单、账户交易记录我已经交给律师,他们说怎么处理,我就怎么配合。”

大厅很安静,人们盯着她手里的文件,脸上多是疑惑。

程卫东察觉到不少人拿出手机,神色变得更难看,他压低声音:

“李阿姨,话可以再商量。合同合法有效,银行只是照章放款,咱们都别把事情闹到不可收拾。”

“你说了不算。”李翠兰语气平平,“几个月前我就请过律师查,你们批这笔钱的时候,有没有违规,让法院、让银保监的人去查。”

赵磊掌心都是汗,赵清明白过来,原来虚惊一场,她冷笑,盯着行长:

“我妈从头到尾没拿到那笔钱,没拿,没用过,凭什么要她背?谁把钱转出去,谁吞了,这账该怎么算,你有数。”

人群顿时沸腾。

“老太太这是......硬杠银行啊。”

“明显套路。她没花钱,要还什么?”

“查流水,钱的流向全能调出来,银行不敢太明目张胆。”

程卫东面色一阵青一阵白,缓了好一会才重新开口:

“李阿姨您放心,我们会核实。请您冷静,别在公共场合说些容易引起误会的话,对谁都不好。”

李翠兰没搭腔,平静看着他,赵清张了张嘴,终究什么也没说。

她从未见过母亲这样,明明没高声呵斥,一句句话丢出来,逼得银行几个人露出不自在的神情。

赵磊心里五味杂陈,低头看了眼那几页合同——

父亲的签字、用途栏的空白、与他们家毫无关系的收款账户……好像在提醒他,母亲其实早就有数,面对银行也根本不慌张。

有个年轻经理走上来,凑近说几句,程卫东皱眉听完,眼神闪烁,似乎在权衡什么。

他看向李翠兰,换了缓和说辞:

“后面还会再联系。建议您保持电话畅通,方便后续协商处理,免得走到更严重的程度。”

李翠兰没说好,也没说不行,点了下头便转身往门口走去。

赵清、赵磊赶忙抱着文件跟上。

路过柜台时,能感觉到柜员们投来的视线,有探究,也有说不清的复杂。

“妈,你是不是早知道这贷款有鬼,所以才那样跟他们耗着?”

李翠兰笑:“不耗着,事情也早晚露出来,我只是想试探一下罢了。”

赵磊一怔,想起这么多天来母亲的冷漠、固执、拒绝回答,才明白她可能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他们,和王辉的对比......

回到家,李翠兰把文件锁好,嘱咐儿女:

“这事没完,他们还会来。但你们无需瞎操心,别把不该怕的东西当成天塌了。”

06

银行那边的调查很快有了实质进展。

先是金融监管的人上门核实情况,接着法院方面也来调证据。

李翠兰把那叠一直随身带着的材料原封不动地交给了工作人员,留了份复印件在家。

几天后,赵清接到监管电话,被通知可以去调阅阶段性调查结果。

她和赵磊赶过去,在一间简易会议室里看见几张打印件,旁边摆着一张表格,明白写着贷款流向:

开户名是个陌生人,卡在另一省会城市开的,开户行地址和赵家完全搭不上;钱发出去没多久,就被迅速分拆打到七八个小账户。

典型的套路贷转移手法。

“也就是说,贷款确实是以咱爸妈名义批的,但从来没进过咱家账。”

“对。”对面的工作人员解释,“从资金流可以看到,李阿姨与赵先生的账户并没有接收或者使用这笔款项。结合后续审计,贷款背后有人刻意操作。已初步锁定几个嫌疑账户,涉及跨省犯罪。”

王辉也被叫去协助调查。

“我就一个水果摊,账目天天结,怕麻烦,几年前就坚持每月自己账单打印留底。有人真来查,我清清楚楚,能说明白。”

李翠兰招呼“一家人”吃饭,看王辉默不作声,两个亲生儿女发愣,叹了口气,朝他们开口道:

“你们这些年忙自己的,工作辛苦,孩子更难带,我理解,但不能太过。倒是王辉,比你们孝顺。”

赵清鼻子突然有点酸,赵磊也沉下脸不说话。

两人这些年确实把小家看得更重,父母年纪大了,其实很希望他们多回家看看。

文件被监管部门留作证据,金融稽核一路查下去,扯出刘晓栋和几个信贷经理,还有一个副行长。听说刘晓栋被带走那天人虚脱了,怪不得李翠兰“硬刚”,他会急得上门下跪求饶。

李翠兰那笔贷款,成了该银行违规放贷典型案例之一。

法院很快驳回了银行对赵家发起的追偿请求。

判决书上写得明白,贷款资金未实际交付给抵押人,且放款程序存在重大瑕疵,贷款银行自担损失。

王辉协助完调查还是摆他的摊,偶尔提点水果蔬菜上来,放下就走,没像过去那样帮忙择菜切肉,不常跟赵国安下棋了。

赵清与赵磊明白对方在避忌什么,心里有愧,王辉心眼是实的,倒是他们乱猜疑。

王辉能主动把几年的积蓄都拿出来给赵家“救急”,已经证明人品。

事情渐渐平息后,亲戚邻居再提到赵家,无不感到惊叹。

“翠兰厉害啊,让她扛过去了。”

“到底是教了一辈子书的人,脑子清楚。”

“人家把证据留得那么齐,一般老太太就算发现上当,哪懂那些反击?”

所有人都知道了刘晓栋当初刻意接近储户李翠兰借机骗取贷款,所以钱他甭想收,唬不住李翠兰,还把自己送进去。

那些参与做假的中层也被查出来,新闻里偶尔能看到几行小字通报。

但,这些跟赵家没多大关系,王辉仍然保持距离,赵清、赵磊说起房子的事,颇有些唏嘘。

李翠兰翻完几页书后,突然慢吞吞说:“他是干的,你们是亲的,以后就算忙也记得常回来看看。”

赵清“嗯”了声,与弟弟对视一眼,明白母亲的意思。

赵家回到正常日子,只是这“正常”,在经历过一遭风波后,比从前更沉实,更让人珍惜。

(《老太花光150万贷款,扬言一分不还,银行经理上门后:真的不用还》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