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手机屏幕突然亮起,又是一条催债短信。
李明盯着那个刺眼的数字,手指不自觉地发抖——八万块,整整欠了八万。
他抹了把脸,掌心全是冷汗。
三年前还在职业队踢球那会儿,怎么也没想到会混到这副田地。
俱乐部跑路,工资没结,为了赚钱啥歪门邪道都试过,结果反倒被骗走两千多学费。
有个前队友比他还惨,退役后欠了一屁股债,差点要去跑代驾。
那哥们后来干了件特别绝的事:专门帮人改足球简历。
就是把青训球员那些杂乱无章的比赛经历,用"时间轴+进球数据"的方式重新排版。一开始连电脑都不太会使,后来摸索出套路,改一份收八十八,第一天就赚了五百多。李明听说这事差点笑喷,改简历也能赚钱?后来才知道,很多年轻球员根本不懂怎么包装自己,这份钱简直白捡。
倒卖比赛数据也是个闷声发财的路子。有天深夜,李明在球迷群里看到有人求购印尼联赛的射门统计。他硬盘里正好存着这份资料,五分钟就发了过去。"九块九,扫码就行。"结果对方直接转了五十,还说下次有需要再找他。原来很多球探和经纪人都愿意为冷门联赛数据买单,毕竟正规渠道根本查不到。这行当秘诀在于要会演,明明资料早就存好了,偏要装模作样说"等我找找",显得专业。
最来钱的要数深夜接剪辑的急单。欧冠爆冷那晚,有个自媒体半夜两点找他做集锦,正常报价两百,李明张嘴就要三百。对方连价都没还,直接把定金打过来了。后来他才琢磨明白,小编们 deadline 前都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这时候要价再高都有人认。固定给三个体育媒体当救火队员,一个月稳稳当当能赚六千多。有回凌晨三点接到电话,临时要改个球员专访视频,他直接把价格翻倍,对方二话不说就转了账。
帮球迷写投诉信也是个奇葩生意。去年有群球迷被黄牛坑了,花高价买了假票。李明给他们写了封投诉信,前半段痛心疾首说球迷多么不容易,后半段搬出消费者权益法具体条款。结果平台不但全额退款,还额外赔了二百精神损失费。后来物业公司都偷偷联系他,求他别帮业主写投诉信了,有什么事好商量。这行最大的成本就是得存够各种行业的投诉模板,医疗纠纷、健身房跑路、网购维权,套路都差不多。
当然也不是没栽过跟头。有次听说某俱乐部在招球探,要先交五千块培训费,他差点就上当了。幸亏留了个心眼,托熟人打听才知道根本没这回事。还有个客户非要开发票,搞得他差点惹上税务麻烦。现在接活前都先说清楚,私人帮忙不接公账,省得惹一身骚。
最讽刺的是,后来真有人靠这些歪门邪道翻了身。一个退役的门将,专门帮人写青少年训练计划,两個月就把房贷还清了。某位女足姑娘更绝,靠给足球学校写招生文案,不但清了债,现在还兼职当起了文案策划。李明现在偶尔还会接到催债电话,不过已经没那么慌了。他电脑里存着十几个投诉信模板,手机里备着各种冷门联赛数据,实在不行半夜再接个剪辑急单。这年头,谁还没点副业呢?
本文就只是用来分享一些积极向上的能量啦,可没有要去侵犯别人合法权益的想法哟。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呢,就赶紧联系我们哈,我们会很积极地配合去把问题给解决掉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