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镜头里的杨瀚森刚说两句话,评论区已经彻底跑偏了。
大家压根没仔细听他说什么,全都盯着他右眼那一大块乌青发紫的“烟熏妆”挪不开眼。
好家伙,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刚打完拳击擂台赛,或者连夜参加了什么“熊猫人”主题派对。
这戏剧性的一幕,就发生在他回应东契奇喊话的感谢视频里——人家超级巨星用中文说了句“杨瀚森,欢迎来到NBA”,他倒好,直接带着“战损妆”出镜,这欢迎仪式也太写实了吧?
这反差场面既让人想笑,又有点心疼。
东契奇那边送上的是巨星温暖的鼓励,杨瀚森这边却顶着个一看就疼的眼眶,老老实实地说“我会一直向你学习,等你的手机号,咱们赛场见”。
这话说得诚恳,可配上这张脸,莫名就带上了点“江湖气息”。
有网友忍不住调侃:东契奇这欢迎,怕不是带点“物理攻击”属性?
也有人猜,小杨这伤说不定就是偷偷加练东契奇的绝招时不小心误伤了自己。
实际上哪需要那么复杂。
真正的原因朴素得很——就是训练中一次正常的对抗,不小心挨了一肘子。
竞技体育,尤其篮球这种充满身体碰撞的运动,挂点彩简直比吃饭还平常。
他团队里的翻译刘禹铖后来也跟大家报了平安,说“小磕小碰,已无大碍”,叮嘱大家别担心。
话是这么说,可这“小磕小碰”的视觉效果也忒震撼了,活脱脱就像被谁用颜料刷子狠狠抹了一道。
这其实也给许多对NBA充满梦幻想象的球迷提了个醒:联盟里有温情时刻不假,有鲜花掌声也是真,但所有光鲜的背后,都是实打实的汗水,甚至偶尔还得见点血。
这可不是什么电子游戏,按下按键就能完美过人轻松得分。
这里是真刀真枪的战场,每一次得分、每一个篮板,可能都得兑上点身体接触。
这乌青的眼眶,某种意义上也算NBA发给新秀的一份另类“见面礼”,或者说是一枚提前颁发的“勇气勋章”。
它用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每一位初来乍到的年轻人:嘿,欢迎来到真正的高强度竞技世界!
杨瀚森当时正待在纽约,参加联盟特意为新人组织的培训营。
可别小看这个培训,内容那叫一个丰富。
不光教你怎么打球,更得教你怎么做人、怎么说话、怎么管钱。
比如面对那些挖坑设套的媒体提问该怎么绕开,怎么得体地应对输球后的采访。
还有更实际的——怎么管理突然暴涨的财富。
历史上太多天才球员在役时风光无限,退役没几年却破产潦倒的例子实在不少。
联盟这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提前给他们打好预防针,免得以后又出什么负面新闻。
这整套培训下来,简直就像给这些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们每人发了一本《NBA生存安全手册》,既教进攻,也教防御,想的确实周到。
对杨瀚森来说,接下去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
培训结束紧接着就是球队的训练营,然后便是真刀真枪的季前赛,常规赛的考验也在不远处等着。
那只乌青的眼眶会慢慢褪色,但这段经历肯定会在他心里留下点印记。
从CBA的顶尖选手到NBA的新人,这个转变绝非换个队服那么简单。
它意味着更强的对手、更快的节奏、更激烈的身体对抗,以及更复杂的赛场环境。
有人翻出他山东人的身份,开玩笑说这点伤根本不算事,毕竟“二十岁的蹶子,马都撵不上”,意思是说这个年纪的山东小伙子正是体力旺盛、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谁惹谁倒霉。
玩笑归玩笑,球迷们当然都希望他保护好自己,别受伤病困扰。
能健康地站在场上,稳定地进步,比什么都强。
他回应东契奇时说的“赛场见”,才是大家最期待的。
都想看看这位带着谦逊和勇气闯荡NBA的中国大个子,到底能飞得多高。
本文就是想把社会正气给宣扬起来,压根没有要去侵犯版权或者肖像权的想法哈。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一起商量着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