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利拉德说杨瀚森像约基奇那会儿,我正喝水呢,差点没一口喷屏幕上。
你敢信?
达米安·利拉德,那个脸上写着“生人勿近”的硬汉,波特兰这座城市的图腾,对着一个19岁的中国孩子,给出了可能是他职业生涯里对新秀的最高评价。
这话说完,我手机立马“嗡嗡”震个不停,全是各路球迷发来的截图,配文就俩字:卧槽!
冷静下来仔细一琢磨,这事儿吧,越想越不对劲。
这本该是利拉德的“荣归故里”专场。
你想想那画面,一个老炮儿在外头闯荡了一圈,最后叶落归根,签了份养老合同,全城球迷夹道欢迎,多有情怀。
结果呢?
派对开着开着,C位让出来了。
利拉德和杨瀚森,一个传奇,一个菜鸟,俩人跟新婚夫妇似的,一块儿去切那个巨大的回归纪念蛋糕。
那场面,你说它是“火炬传承”吧,感觉差点意思;你说它是“公司年会老板带优秀新员工敬酒”吧,嘿,那味儿一下就对了。
成年人的世界,尤其是NBA这个名利场,哪有那么多温情脉脉。
所有看似不合逻辑的背后,都藏着一串让你心惊肉跳的数字。
自从开拓者在选秀大会上喊出杨瀚森的名字,球队周边产品的销售额,不多,也就暴涨了1091%。
社交媒体上关于开拓者的讨论,浏览量直接干到了3000万。
这泼天的富贵,你让球队管理层怎么可能坐得住?
他们恨不得把杨瀚森供起来。
所以,你再看利拉德那句“约基奇式”的夸赞,是不是就别有风味了?
那不叫夸赞,那叫“商业背书”。
由队内最大牌的明星,用最震撼的词句,给这位能带来真金白银的新秀盖上一个“未来可期”的官方认证。
这操作,比请一百个网红喊麦都管用。
球迷们一听,嗨了,激动了,赶紧下单买球衣去了。
这场景,放姚明那会儿,你敢想吗?
那时候姚主席初到休斯顿,弗老大是真刀真枪地在场上替他出头,拿他当小兄弟罩着,那是打出来的交情。
现在呢?
时代变了,玩法也升级了。
杨瀚森甚至都不需要像姚明那样,用一场场硬仗去征服队友和球迷。
从他被选中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再仅仅是一名篮球运动员,他成了一个行走的商业IP,一个连接着巨大市场的文化符号。
更有意思的是,球队给杨瀚森安排的“魔鬼筋肉人”改造计划。
短短俩月,增重了快8公斤纯肌肉。
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精确到克,力量训练计划排得满满当当。
这种投入,哪是培养一个普通新秀的架势,这分明是在打造一件镇队之宝。
开拓者这笔投资,既投在了杨瀚森的未来球场表现上,也投在了他背后那片广阔的商业蓝海上。
最骚的操作是啥?
是利拉德本人因为跟腱的伤,新赛季压根儿一场打不了。
你说逗不逗?
一个赛季报销的球队灵魂,一个一场没打的潜力新星,就这么被硬生生捆绑成了一个叫“表杨组合”的CP。
这组合的名字起得倒挺有才,可俩人一个在理疗室,一个在训练馆,怎么组合?
神交吗?
有球迷调侃说,利拉德这是提前找好了2026年的辅助。
我看啊,他这是当上了开拓者队史上最贵的“首席产品体验官”。
所以,那场派对上,杨瀚森主动摘下帽子,恭恭敬敬地和利拉德握手,那一幕与其说是新人的谦逊,不如说是一种对游戏规则的默认和通透。
他明白,在这个联盟里生存,你不仅得球打得好,还得戏演得好。
这场看似属于传奇的回归仪式,说白了,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杨瀚森IP全球发布会”。
利拉德是名誉主席,杨瀚森是闪亮登场的主角,而开拓者管理层,就是那个躲在幕后,一边看着流量数据一边偷着乐的制片人。
所以,咱就等着看吧,这场用流量和美金堆起来的“表杨组合”,到底是未来的波特兰王朝,还是史上最贵的一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