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6月,本打算在亚太地区大展身手的英国皇家海军航母队刚刚抵达新加坡,准备趁机在南海搞个露脸秀,没想到却被美国防部狠狠一敲警钟,把计划打断了。
这一出闹剧整得英国军队都懵圈了,外头的人也瞅明白了,“英美特殊关系”到底是啥样,真面目可算暴露出来了。
本来以为6万吨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能来个威风八面,结果还没碰到南海就光速掉头往澳大利亚跑,整个气氛都透着一股子尴尬,真是没忍住笑出了声。
这次英军的调动原本就是为了配合美国推动“印太战略”,目标非常明确,意图也挺直白。“威尔士亲王”号作为英国最先进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排水量高达6万吨,能搭载F-35B隐身战机,按理说应该是皇家海军的“面子货”。
这艘航母自从2019年正式服役以后,命运真是挺坎坷的,老是出问题,故障不断,出勤次数少得可怜。五年下来,出海总共也就百来天,航行的时间还比不过一艘普通的补给舰,真是让人唏嘘。
有回准备横穿大西洋去美国做访问,结果偏偏就在关键时候,这船给搁浅了,螺旋桨还闹了大毛病,没法子,只能临时掉头进船坞整修一番。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英国国防部竟然把“威尔士亲王”号上的一些重要零件拆下来,用来修“伊丽莎白女王”号这个姊妹舰,搞出了那么个“拆东墙补西墙”的尴尬局面。这种做法在现在的海军装备体系里几乎见不着,也把英国国内的人都给震住了。
本应是航母上最关键的设备,比如燃气轮机、升降机驱动链条以及电力系统,居然也被当成“可拆卸的零件”用来应急给另一艘航母“救场”,这事儿真让人觉得蹊跷。这不仅揭示了英国海军在经费紧缺、后勤保障困境中的尴尬,也暴露出英国军工体系在造舰品质上存在的严重隐患。
据媒体统计,自服役以来,这两艘航母总共遇到的各种故障超过了30起,算下来大概每年都得折腾一次,对吧?大概每半年就得开进船坞里搞一番维护,真挺折腾的。
都这个节骨眼上,英国高层还惦记着用“航母巡航南海”给自己挣点脸面。英国国防部直接表示,这回派航母出去,主要就是为了守护印太地区的航行自由,也顺带给那些可能的对手亮个狠信号,意思是我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不过呢,虽然英国还打算继续搞这个“航母巡航南海”的戏码,但美国防部副部长科尔比一看情况,立马就把这场“自导自演”的闹剧给喊停了,直接阻止了这出戏的继续演下去。
6月初,五角大楼开了个隐秘会,英方代表满心期待地讲起航母部署的打算,但没想到刚说完,科尔比就当头一棒,把局面给点醒了。他当场说了一句:“我们不希望你们在那里。”这话一出来,英国的军官立马愣住了,场面顿时变得尴尬得不行。
这位美国防部的实权人物呢,平常就是个挺务实的人,老坚持“美国优先”的路线,面对英国那些“刷存在感”的小动作,压根儿没得商量。
这消息一出来,英国航母编队果然扭头转向南边,火急火燎赶去澳大利亚参加联合军演,把南海这茬直接给避开了。这波突然掉头,外头一堆人都看懵了,舆论场里议论得热火朝天。英国媒体也是没少整活,《每日邮报》还酸溜溜地说:“想跟中国闹一闹,结果南海门牙都没磕到就撤了。”
这回英国航母编队走的这趟,可不是白来的,人家外媒还直呼它为“拼凑舰队”,这说法也不是没根据。在那三艘核心战舰之外,其他战力基本都是靠临时拉来的加拿大、挪威的军舰帮衬,算是临时拼凑的阵容。而且,舰载的F-35B战机数量也不多,甚至还曾经出过迫降的事儿,整个装备水平嘛,有点儿“走走过场”的味道。
有一架F-35B在印度洋上出了点儿意外,飞行系统出故障,只能紧急着陆。飞行员为了不让机密泄露,把自己锁在座舱里,硬是熬了整整18个小时,搞得自己特别狼狈,场面那叫一个难堪。
更糟心的还在后头,这趟出海的战士们一个个没啥精神头。有位水兵在红海那嘎达值勤的时候,特意给家里写了信,话里话外都透着担心,怕是万一真碰上导弹袭击咋整。还没等到和对手真刀真枪地碰一回,这支奔着亚太去的舰队,心气早就被吓得不轻,整得神经绷得老紧了。
从战略的角度来说,拜登他们拉起英国这动作,压根不是临时心血来潮,而是真正折射出他们全球布局的深刻变动。五角大楼在最新公布的战略文件里,明确了一个新方向:要缩减海外驻兵,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那些最重要的地区,免得被盟友牵着鼻子走,拖了后腿。德国和法国也被要求要加大国防预算,连北约内部都在推行“责任平衡”改革,真是掀起了一波新的调整浪潮。
英国2025年的国防预算涨到700亿英镑,涨幅达12.7%,瞅着是下了血本,主要是冲着亚太那片区域去的。可现实摆在那,投入再多,也挺尴尬,有点“自个儿热乎劲上来,结果人家爱答不理”的味道。眼下中美竞争那架势,美国已经受不了盟友们自顾自地整幺蛾子了,像英国这种“二档盟友”,既帮不上大忙,还可能横生枝节,难怪被美国看得有点烦。
科尔比这个人呀,一直被觉得是美方高官里对中国战略态度比较清楚明白的那类人物。他曾经公开说过,台湾并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关键是如果美国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反倒会让美国的利益受损。这么一说,挺直接的,也挺现实的。
这回果断地让英军南海部署暂停,主要还是看在现在中美关系够复杂的份上,琢磨着别因为点啥小事把情况弄得更紧张,更不想无端添堵。
美智库CSIS的研究员舒加特也提啦,过去美方鼓动盟友在亚太地区跟中国闹事的办法,现在已经不太适合啦。随着中国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任何挑衅都可能导致很大的麻烦。眼下最重要的事,就是“降低风险”,别再“搞大动作”啦。
咱换个角度琢磨,其实英国航母这点事儿,背后映射出的还是英国国力下滑这块铁一般的事实啊。“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从一开始修建就挺折腾,为了省钱省事,各家造船厂各自干各自的,最后到海上拼一块,导致质量有点那啥,参差不齐不说,配件流程又特别绕。曾经在海上说一不二的航母老大,如今连点零碎都得从这拆给那装的,嘴上喊着什么“全球英国”,其实自己心里都没底,全是给自己壮胆的说法。
更让人觉得唏嘘的是,英国海军在搞航母这事儿上,还整了个三军联动的机制。舰上的F-35B战斗机一半归空军管,装上飞机的人其实来自空军,另一半又属于海军。再说那装上的AH-64E武装直升机,来自陆军,操作人员也是各自出身,想协调起来真是费劲得很。这架势,三军虽说是一家,但实际合作起来,真挺折腾的。
有次“伊丽莎白女王”号从东亚回来,到了印度洋那片区域,竟然出事了。一架F-35B因地勤的人没把防护罩摘掉,直接掉海里了,损失那可是相当惨啊!
这么一折腾,嘴都说不上来英国还撑得住双航母战斗群的局面哈。硬挺着搞,不仅荷包捉襟见肘,还时不时掉链子,让人觉得挺丢人的。以前就有人传说,说英国可能会把其中一艘航母封存,甚至考虑卖掉,好减点儿维护的钱。
在这情况下,英国还打算通过在南海搞动作,向中国“炫耀实力”,真是不吃亏就怪了。这回,美国当面批评,不仅戳穿了英国的虚张声势,也让全世界看清了所谓“联盟”背后的真面目。没有硬核的实力,再多的外交花招、再多的军事秀,也不过是“空谈无凭”。
美国一句“我们不希望你们在那儿”其实说得挺直白,这话里藏着一条明显的“红线”,把地缘政治中的底线摆出来了。英国的航母折返南下的路线,就像一幅画卷,生动展现出曾经帝国那份尴尬的身影,令人不禁感叹昔日辉煌的影子在如今的国际舞台上还在摇摇欲坠。
事实说得很明白,老想着“日不落帝国”鼎盛时代的那些人啊,早晚得在现实的阳光下跟自己的影子碰个面,看清楚现在啥样了。
南海这片既复杂又敏感的战略水域,真正能话里有话、说了算的,还是那些综合实力牛逼、战略决心坚决的国家。要是英国硬要掺和进来,不仅掌控不了局面,还可能变成棋盘上的弃子,何必呢?
对咱们中国来说,这点小插曲就像国际风云里的一朵小浪花罢了,咱们更得泰然处之,稳扎稳打,稳中求进。
眼瞅着世界格局一天天在变,谁家能在背后默默攒劲头,谁家光顾着热闹闹嚷嚷自己把自己拖垮,结果迟早得见分晓。等到“威尔士亲王”号航母调头南下的工夫,历史实际上已经把答案掰扯明白了。
真正厉害的人,永远不用靠花架子来显示自己有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