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232关税新政冲击波:3个细分环节风险拆解,光模块产业链如何自救?

 122    |      2025-08-12 09:04

特朗普宣布对含半导体进口产品征收100%关税,这一消息让全球科技圈瞬间紧张起来。可不少业内人士却发现,光通信产业链似乎“纹丝不动”。难道这轮政策风暴真如表面那般可控?背后有哪些隐形变数值得深挖?

新政聚焦制造承诺,豁免空间远超预期

本次232关税法案和以往的“源产地惩罚性关税”最大不同,在于它更看重企业是否有意愿将部分生产转移到美国本土。换句话说,只要企业在美投资建厂、设立组装或测试线,就能争取获得豁免。这种灵活的执行机制,让许多海外厂商有了腾挪余地。

以A股上市公司中际旭创为例,其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已开始在北美筹划设立模块封装与测试基地,为客户提供更贴近市场的交付服务。某券商首席分析师透露:“只要相关产线落地,美国海关实际操作时很可能会优先考虑清单内企业。”这种“承诺即豁免”的做法,大大降低了全流程国产化压力,也为全球供应链留出缓冲时间。

分类编码成关键,“通信设备”身份减轻打击

细看政策条文,不难发现光模块产品多被归入HS编码8517.62.00(通信传输设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半导体器件(8541/8542)。据Wind终端数据,2023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高端光模块,有80%以上属于这一类别。这意味着,即便新规上路,对这类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的概率也有限。

工业富联近期公告称,公司AI机柜业务采用标准化组件设计,可根据客户需求灵活调整贴牌及组装方案,实现合规出口。这一策略不仅满足了合规要求,还优化了供应链效率。从实地调研来看,在深圳福田保税区,一家大型光通讯工厂负责人坦言:“只要标签和最后组装环节在美国完成,大多数订单都能顺利通关。”

灰色追溯空间下,本土化布局成趋势

不过,并非所有环节都能轻松过渡。例如,上游核心部件——光芯片仍存在一定追溯风险。如果芯片原材料来自亚洲,仅仅在美进行简单封测,未来是否会被严格认定为“非本土制造”,目前尚无定论。但行业龙头们早已未雨绸缪:源杰科技公开表示,将持续加码北美服务能力建设,以应对潜在政策变化。

据同花顺行业热度指数统计,今年以来涉及北美投资扩张计划的国内上市公司数量同比增长22%。有业内专家直言:“真正需要警惕的是监管口径突然收紧,比如加强原产地查验,那些依赖亚洲供应链的小型厂商就容易踩雷。”

连接器赛道影响有限,上游原料决定命运

MPO与IO等连接器通常归属8536/8517类,与半导体无直接关联。目前这些品类主要适用对等贸易规则,并未纳入重点制裁范围。不少企业甚至通过采购更多美国本土原材料来提升整体组件获得豁免资格。据证监会披露的数据,多家头部连接器厂家正加速调整采购结构,以锁定更多低风险订单。

三项实操建议助力产业突围

1. 优先推进北美地区生产布局

对于拥有国际业务的大型企业,应积极响应注册制改革精神,加快投建海外工厂、实验室及售后中心,提高本土化率,从而稳妥获取政策豁免资格。

2. 动态调整出口品类与申报策略

建议财务部门密切关注HS编码变化,根据最新海关指南及时优化商品申报路径,同时利用第三方检测机构完善原产地证明体系。

3. 强化ESG风控模型建设

结合结构性去杠杆要求,引入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指标,对跨境运营中的合规风险进行动态评估。例如建立专项小组跟踪贸易摩擦升级信号,实现快速反应机制。

认知误区提醒:别把所有资源投入到所谓“彻底国产替代”。事实上,高度依赖单一区域或技术路线,很容易因突发监管变动而陷入困局。分散配置、多元合作才是长期稳健之选。在陆家嘴金融交易会上观察到,不少机构已开始尝试联合欧美伙伴共建研发平台,以降低单点失效带来的系统性冲击。

附表|232法案前后主要条款差异

| 条目 | 旧版规定 | 新版规定 |

|-----------------|----------------------------------|--------------------------------|

| 征收对象 | 明确按源产国判定 | 更注重制造承诺+投资意向 |

| 豁免条件 | 全流程必须当地生产 | 承诺投建即可获临时排除 |

| 追溯方式 | 严格核查每一零部件来源 | 可简化至最终组装/标签 |

券商观点分歧梳理:

- 中信证券认为,新政短期扰动有限,但需防范中长期贸易壁垒逐步抬升;

- 国泰君安提示,下半年若美元持续走强,中国出口利润空间或受压缩;

- 海通证券则指出,美企补库存周期拉长,有望支撑部分高毛利品种逆势增长。

GPT-5发布潮涌现下游扩容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即将在北京时间周五凌晨推出GPT-5新品,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据工业富联公告,其2025年AI机柜需求预测再度上调,下游算力基础设施扩容意愿明显增强,这将进一步巩固整个光通信板块长期配置价值。有资深基金经理私下透露:“今年不少资金已经提前卡位龙头标的,看好未来两年的业绩兑现。”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面对愈发复杂的不确定环境,是选择盲目抱团还是主动求变,你又站在哪一边?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见解!

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