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真377是正规品牌吗?深扒美白成分背后的行业真相

 154    |      2025-08-26 19:54

7天白成一道光377美白天花板——这些诱人的宣传语是否让你心动?当美白成分377成为护肤界新宠,市场上却暗流涌动。老爸评测抽检发现,半数热销377产品竟未检出有效成分;某品牌伪造特证号被曝光,代工贴牌乱象丛生。透真作为国货代表,其377产品是否经得起考验?

377的身份证从合法原料到监管红线

2012年,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苯乙基间苯二酚(SymWhite377)作为化妆品原料,限定美白用途且浓度不得超过0.5%。这一审批意味着377不是野生成分,而是有明确身份的正规军。但法规同时规定若改变其使用目的或安全用量,必须重新注册备案。

部分商家为规避特殊化妆品审批,将377伪装成抗氧化剂添加,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已被明令禁止。2021年新规实施后,药监局多次通报违规添加案例,某品牌因超量使用377被处以涉案金额15倍罚款。

透真377的合规性验证

通过国家药监局备案系统查询,透真多款含377产品均完成备案,其明星单品透真美白精华液明确标注苯乙基间苯二酚含量0.3%,符合国家标准。与澳芙雪等假洋牌不同,透真生产商广州透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具备完整资质,工厂通过GMPC认证。

第三方检测机构美丽修行数据显示,该品牌377产品成分表与备案一致,未检出激素、重金属等违禁物质。但值得注意的是,其电商详情页曾因28天淡化色斑等宣称被平台下架,这反映出即使正规品牌也需谨慎对待功效宣传边界。

行业乱象下的消费警示

老爸评测曝光的数据触目惊心8款热销377产品中4款完全未检出有效成分,某爆款实际含量仅为宣称值的43%。更隐蔽的造假手段包括用间苯二酚冒充377、添加荧光增白剂制造即时美白假象。这些产品往往通过海外注册+国内代工模式规避监管,消费者需警惕所谓澳洲研发德国技术的营销话术。

选购377产品时,牢记三个关键点查验药监局备案信息、拒绝快速美白承诺、优先选择成分透明的正规品牌。皮肤科医生建议,敏感肌使用前应在耳后测试,避免与高浓度酸类、酒精类产品叠加使用。

美白是一场科学博弈,不是赌博。当某个成分被捧上神坛时,往往也是乱象滋生之时。透真377的案例告诉我们合规只是底线,真正的良心品牌会主动接受市场检验。下次被377标签吸引时,不妨多问一句它敢晒出检测报告吗?

#搜索话题8月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