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圈里头啊,一直有个老规矩。那些西方顶级军事杂志的封面,说白了,就是F-35、阵风、台风这些欧美明星战机的专属T台。不是这个圈子的飞机,特别是挂着“中国制造”标的,能给个内页小角落就不错了,想搞个十几页的深度报道?做梦呢。
但规矩嘛,不就是用来打破的。这回,中国的“猛龙”歼-10CE,直接空降英国权威月刊的封面。这背后没别的,就是一场真刀真枪的实战,打出来的铁证。
这张封面,远不止一张照片那么简单。它是个信号,标志着中国的高端军备,第一次在那个只认欧美货的专业媒体圈里,站上了C位。那家杂志是面向全球,可谁不知道,编辑们的聚光灯,常年只追着欧美体系的装备跑。
这次破天荒,就因为一场足以颠覆很多人认知的空中对决。
52分钟,南亚上空变了天
今年5月6号深夜,印巴边境的上空,空气紧张得能拧出水来。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和印度空军当宝贝疙瘩的“阵风”战斗机,就这么撞上了。结果呢?让全世界的军事观察家眼镜碎了一地。巴基斯坦空军完胜,甚至还打出了“一机双杀”这种神仙战绩。
这场胜利的来龙去脉,后来被《AirforcesMonthly》花了整整16页,扒了个底朝天。
故事发生在5月6号深夜到7号凌晨。这大概是21世纪以来,南亚上空最大规模的一场空战了。印度空军几乎是把家底都掏了出来,72架军机,其中64架是战斗机,浩浩荡荡组了8个攻击编队。
这阵容,简直豪华。带头的是花天价从法国买的“阵风”,屁股后面跟着苏-30MKI、米格-29和“幻影”2000,一副要把对面平推了的架势。每一架“阵风”都超过2.5亿美元,被印度媒体吹成了“无敌战神”。
对面呢?巴基斯坦空军只派了42架战机,主心骨就是中国的歼-10CE和自家的JF-17“枭龙”,F-16在后面压阵。兵力看着差一大截,但巴基斯坦愣是用一套成熟的作战体系,打出了一场教科书式的不对称战争。
整场空战,就52分钟。结局却让人不敢相信。《空军月刊》核实的数据显示,印度空军4架“阵风”被确认击落,编号分别是BS001、BS021、BS022和BS027。最讽刺的是,那架BS001号机,正是当年法国交付印度的第一架,意义重大。从那天起,这四个编号就人间蒸发了。
这不是单挑,是群殴
为什么死贵死贵的“阵风”会输得这么惨?英国杂志剖析得很透彻:这压根就不是两架飞机在单挑。这是一场体系对体系的碾压,是信息化对机械化的降维打击。
巴基斯坦手里的王牌,是中国造的霹雳-15E空空导弹。巴方人员头一次证实,这玩意儿的真实射程,能干到惊人的190到200公里,比外面猜的145公里远多了。更绝的是,它用的是双脉冲发动机。
啥意思?就是它快飞到目标跟前,还能再点一次火,猛地给你来个加速冲刺,根本不给你反应的机会。
反观印度的欧洲“流星”导弹,最大射程才150公里,用的是冲压发动机。这东西燃料一烧完,就跟块板砖似的往下掉,毫无机动性可言。结果就是,整场空战下来,没一枚“流星”导弹摸到巴基斯坦的飞机。
更要命的是战场感知。歼-10CE的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能看200公里远,同时盯着20个目标,还能锁定其中6个。而“阵风”的雷达,也就看个150公里左右。这意味着啥?歼-10CE已经锁定你的时候,你可能还哼着小曲,不知道死神已经到头顶了。
印度空军迷信单机性能,可巴基斯坦空军早就玩明白了。他们把歼-10CE和ZDK-03预警机用数据链连成了一张天网。预警机在几百公里外看得一清二楚,把战场信息实时“喂”给歼-10CE,指挥它在最好的位置开火。
在这种打法面前,“阵风”的电子战系统被彻底干沉默了,雷达、通信、预警全成了摆设,活脱脱一个又聋又瞎的靶子。据说印度飞行员直到导弹离自己只有3秒时才听到警报,连弹射的机会都没有。
有人欢喜有人愁
这场空战的结果,在全球军火圈里炸开了锅。最尴尬的当然是印度。面对惨败,新德里干了件特有意思的事儿——丧事喜办。一边在国内拼命删帖控评,不许讨论“阵风”被干掉的事,一边总理亲自出马给飞行员授勋,称他们为“英雄”,甚至还搞了十天“国庆”来庆祝,强行营造胜利气氛。
更骚的操作还在后头。印度国防部紧接着就收到了空军一份226亿美元的大单,要再买114架“阵风”。理由竟然是,“阵风”在这次行动里表现“很出色”。这波操作,把全世界都给看傻了。
但别人不傻。这场实战,成了歼-10CE最好的活广告。长期被美、俄、欧把持的高端战斗机市场,硬生生被撕开了一道口子。美国的铁杆盟友哥伦比亚,最近正式向中国申请购买24架歼-10CE。
这事儿意义可不一般。它说明中国的高端武器,正靠着实打实的性能和逆天的性价比,开始冲破传统的政治壁垒。
算笔账就明白了。一架歼-10CE大概4000万美元,一架“阵风”要2亿多美元,价格差了好几倍。更重要的是,中国卖武器不跟你扯别的,不像西方动不动就拿军售当政治筹码。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签军购协议的同时,还在谈扩大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这种双赢,谁不喜欢?
紧接着,埃及也豪掷250亿美元,买了40架歼-10CE。就连沙特、阿联酋这些用惯了美械的土豪,也开始正儿八经地评估这款东方战机。这股“向东看”的风潮,说明全球军贸的格局,真的在变了。
法国的达索公司压力山大,被迫加速搞他们的六代机。俄罗斯的苏-35,本来在四代半战机里还挺能打的,现在也迎来了歼-10CE这个强劲的对手。
结语
英国杂志的16页专访,可能只是个开始。巴基斯坦和埃及的订单,已经让全世界更多的国家投来了关注的目光。在东南亚、非洲和中东,许多想换飞机但兜里又没那么多钱的国家,正把歼-10CE当成一个极具诱惑力的选择。
十年前,有西方专家说,“中国至少要十年才能追上”西方的航空技术。现在,十年过去了,中国的战机不但追上了,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了过去。
从甲午海战的耻辱,到今天霹雳-15E导弹横跨200公里的“真理射程”,中国用一百多年的逆袭,讲明白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天空的规则,最终只属于技术创新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