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孙奶奶晒面条,比全家晒太阳还多,幸福满满!

 172    |      2025-08-27 18:42

正午的暑气把窗框都晒得发烫,王奶奶盯着餐桌上那碗没动过的面条出神。

西红柿鸡蛋卤已经凝住了,香肠片蜷缩着边儿,葱花蔫蔫地搭在碗沿。

就在三小时前,这碗面还冒着热气,现在却像这个突然安静下来的家一样,透着说不清的冷清。

“八就是发啊。”她想起昨天还拉着小儿媳的手念叨。

可上海回来的小两口只是笑笑,那种笑里藏着年轻人特有的固执。

统计局数据明明白白写着,去年新生儿比前年又少了两百万,这些数字落到每家每户,就成了饭桌上无声的较量。

三十八度的天儿也没挡住全家出游的心。

儿媳妇们早早冻好了西瓜饮料,大儿子把车开到楼底下直按喇叭。

王奶奶攥着冰毛巾擦汗,看小孙女在树荫底下追麻雀,突然觉得热点儿也挺好。

饭店排队的人从大厅拐到门外,都是拖家带口来吃饭的。

隔壁桌的老太太搭话:“你们家也来凑热闹啊?”两个奶奶相视一笑,原来大热天不肯做饭的,不止他们一家。

下午三点多的太阳最毒,连知了都歇了声。

小孙女趴在爸爸肩头睡得脸蛋通红,大人们个个汗湿了后背衫。

可当太湖的风掠过水面吹过来,全家人突然都笑了,那笑声比树上的蝉还响。

王奶奶趁着他们午睡悄悄起身。

番茄在开水里滚过,皮儿一揭就掉。

她记得小儿子最爱吃溏心蛋,特意把鸡蛋煎得边上焦脆中间软。

葱花儿撒上去的时候,她恍惚看见二十年前给放学回来的孩子们下面条的光景。

“妈,真吃不下。”大儿子揉着眼睛从空调房出来,看见一桌子面直摆手。

只有上海回来的小两口分吃了一碗,小儿媳还把汤喝得干干净净。

王奶奶瞧着心里头发酸,现在的年轻人啊,中午吃顿好的,晚上就饿不着了。

送人的车开走之后,屋里静得能听见冰箱运作的嗡嗡声。

她盯着那碗剩面,忽然觉得煎蛋像从树叶缝漏下来的光,红肠片像晒烫的柏油路,葱花像晒卷了的树叶,面条像太湖水底下游的鱼儿。

微博上有人说现在年轻人不愿生娃是“清醒的选择”,王奶奶划拉手机看到这话,手指头在屏幕上停了半天。

她想起刚才收拾行李时,瞥见小儿子包里露出来的降压药盒子——才三十出头的人呐。

冰箱门关上时震落了一张便签纸,是小孙女用蜡笔画的全家福。

七个歪歪扭扭的小人手拉着手,第八个位置空着,画了个大大的问号。

王奶奶把便签纸贴回冰箱门,那几碗剩面到底没舍得扔,明天热热还能当早饭。

窗外的知了又叫了起来,一声接一声,像极了小时候弄堂里卖冰棍的吆喝。

王奶奶摇着蒲扇站在阳台往下看,小区里又开进来好几辆载着全家老小的车。

她忽然觉得,这天底下的人啊,其实都在过着差不多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