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万买二手蔚来,产权在手却被锁电,车成废铁

 72    |      2025-08-30 04:46

咱们今天来聊一个事儿,这事儿可能跟不少想买车,特别是想买二手新能源车的朋友都有关系。

现在大家买东西,都讲究个明明白白,尤其是像汽车这样的大件。

我们通常认为,只要我真金白银地付了钱,去车管所办完了所有的过户手续,拿到了那本绿色的车辆登记证,也就是俗称的“绿本”,那这辆车就彻彻底底是我的了,我想怎么开就怎么开,想开到哪儿就开到哪儿。

这道理听起来,就像一加一等于二一样简单明了。

可现实有时候比我们想的要复杂得多,最近一位范先生的遭遇,就结结实实地给我们所有人上了一课,告诉我们,有时候你手里的“绿本”,可能还真说了不算。

事情是这样的,范先生在去年,也就是2024年8月份的时候,通过蔚来汽车的官方APP,看上了一辆二手的蔚来ES8。

这车价格不菲,最后花了四十二万八千八百块钱买了下来。

买完车,范先生就按照国家规定的正常流程,去了车管所。

在那里,他把车辆登记证、行驶证全都过户到了自己的名下,保险也跟着转了过来。

可以说,从法律层面来看,这辆车的所有权已经毫无争议地属于范先生了。

在接下来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范先生开着这辆车,一切正常,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2025年7月,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问题突然出现了。

他发现自己的车没法正常充电了,不管怎么充,电量最多只能达到5%。

一辆电动车,电量只有5%,那基本上就跟一块巨大的铁疙瘩没什么区别,别说出远门了,就是在市区里转一圈都得提心吊胆。

这车一下子就从一个便捷的交通工具,变成了一个停在车位上动弹不得的“资产”。

范先生当时就蒙了,自己的车好端端的,怎么会出这种问题?

他赶紧联系蔚来的客服,想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客服给出的答复,让范先生既震惊又愤怒。

蔚来方面表示,他们之所以远程限制了这辆车的充电功能,也就是所谓的“锁电”,是因为这辆车的上一任车主,在购买这辆车的时候,曾经在蔚来金融办理了一笔“低费率免抵押信用贷”,而这笔贷款直到现在都还没有还清。

因为前车主贷款逾期了,所以蔚来就对这辆车采取了措施。

这个理由在范先生听来,简直是匪夷所思。

他想不通,自己是花了四十多万全款买的车,所有的法律手续都齐全,自己才是这辆车合法的物主,前车主欠下的债务,凭什么要让他这个现任车主来承担后果?

这感觉就像是,你买了一套二手房,房产证都拿到手了,结果物业告诉你,因为前房主欠了物业费,所以要给你家断水断电,这道理说到哪儿都说不通。

更让范先生感到气愤的是,他其实在买车的时候,就已经预感到了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并且还主动去核实过。

当时他发现,车辆的蔚来APP账号没有随着车辆产权一起过户给他。

出于谨慎,他特地拨打了蔚来的400客服电话。

他当时主要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这个APP账号不过户,会不会影响他正常使用车辆?

当时客服的回答很轻松,说他们也控制不了,让范先生自己去办理过户就行。

第二个问题,他就想问问,这辆车的前任车主,有没有在蔚来办理过什么没有结清的贷款。

对于这个问题,客服却以“涉及个人隐私”为由,拒绝向他透露任何信息。

现在回过头来看,蔚来的这番操作就显得很有问题了。

一方面,他们没有明确告知新车主,这个APP账号对于车辆的正常使用有多么重要;另一方面,又以隐私为借口,关闭了新车主了解车辆潜在金融风险的唯一渠道。

这就导致范先生在信息完全不对等的情况下,买下了一辆背后捆绑着债务的汽车。

那么,为什么在车管所办理过户的时候,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呢?

这就牵扯到蔚来这款金融产品的特殊性了。

我们平时接触的常规汽车抵押贷款,是需要在车管所进行抵押登记的,这个信息会清清楚楚地写在“绿本”上。

如果车辆有抵押,那么在解除抵押之前,是根本无法完成过户手续的。

这套流程,是国家为了保障交易安全而设立的。

但是,蔚来的这款“免抵押信用贷”,它绕开了车管所的监管。

它本质上更像是一种个人信用贷款,车辆本身并没有在国家法定机构进行抵押登记。

所以在车管所的系统里,这辆车是“干净”的,没有任何债务纠纷,可以正常交易。

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局面:在国家的法律体系里,范先生是这辆车的合法主人;但是在蔚来公司的内部体系里,由于前车主的APP账号关联着未还清的贷款,他们就认为自己有权控制这辆车。

也就是说,蔚来建立了一套独立于国家法律之外的、以APP账号为核心的内部规则,并且当这套内部规则与国家法律赋予车主的物权发生冲突时,他们选择了用技术手段,强行执行自己的规则,直接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财产。

事情发生后,范先生多次与蔚来沟通,希望能解决问题,但蔚来的态度却十分消极。

他们没有提出任何解决方案,比如先行解开充电限制,然后自己去向欠款的前车主追讨债务,而是简单地回复范先生,建议他“走司法途径解决”。

对于因为锁电给范先生造成的交通不便、误工等一系列损失,更是提都不提。

范先生也尝试过去联系前车主,但对方早就联系不上了。

现在的情况是,蔚来作为贷款的债权方,不去主动追索自己的债务,反而把一个无辜的、合法购车的现任车主推到了最前面,让他去承担所有的维权成本和时间精力。

这种做法,说白了就是一种典型的店大欺客和责任推卸。

范先生的这个案例,暴露出的不仅仅是一家公司在服务流程上的漏洞,更是对整个智能汽车行业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

如今的汽车越来越像一个大型的智能终端,厂家通过远程技术,几乎可以控制车辆的方方面面。

这种技术本应是为车主提供便利和更好体验的,但如果被滥用,就可能成为厂家控制用户财产、转嫁自身风险的工具。

对于日益火爆的二手车市场,尤其是二手新能源车市场来说,这样的事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如果消费者连最基本的财产权都得不到保障,谁还敢放心地去购买二手智能汽车呢?

一个企业想要长久发展,赢得消费者的信任,靠的绝不是这种遇到问题就“甩锅”给消费者的态度,而是应该建立起一套透明、公平、负责任的规则体系,真正把用户的权益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