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将迎来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阅兵,日本这些年可没闲着。
有数据显示,日本对外“信息传播”砸了560亿日元,这笔钱的目标很明显,就是想在全球舆论场上搞点事情。
日本这波操作,摆明了是想淡化侵略历史,重塑国家形象。
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试图在国际上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和平贡献者”,尤其是在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问题上,动作不断。
就在北京阅兵进入倒计时,26国元首确认要来中国参加纪念活动,普京、金正恩这些重量级人物都在名单上。
这下,日本的动作更大了,又是媒体爆料,又是外交游说,想方设法阻止其他国家领导人来北京。
面对日本的搅局,中国外交部直接硬刚,要求日方澄清立场,停止污名化纪念活动。
这事儿在网上也炸开了锅,关于“日本历史漂白工程”的讨论热度蹭蹭上涨。
这边厢,日本又是花大价钱搞公关,那边厢,还有不少慰安妇还在日本法院坚持申诉,要求道歉赔偿。
可日本政府给慰安妇的实际补偿,加起来还没公关费的零头多。
更让人关注的是,特朗普最近也有点新动作。
他一边说要考虑降低对华关税,一边又跟日本眉来眼去,在涉华议题上频繁互动。
美国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有分析认为,特朗普这是想两头下注,既想稳住国内选民,又不想放弃跟日本的同盟关系,总之,就是不想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认知战”。
日本想重塑形象,中国要捍卫历史记忆,美国则想从中渔利。
这场较量,已经超越了传统宣传,直接影响到全球的历史教育、媒体报道和公共政策。
提到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这事,一位在日华人妈妈深有感触。
她说,孩子在日本学校里学到的历史,跟她从小接受的教育完全不一样,这让她非常担心。
也有网友觉得,日本这种做法挺可笑的,历史就是历史,不是靠花钱就能改变的。
还有人说,希望中国能更强硬一点,不能让日本得逞。
对于特朗普的态度,大家的看法也不一样。
有人觉得他就是个商人,一切都是为了利益。
也有人认为,美国这是在玩平衡,想利用日本来牵制中国。
那么,日本的这波操作,到底能不能达到目的呢?
中国又该如何应对?
这场“认知战”的最终走向,又将如何影响未来的国际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