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上合峰会成员国关于声明-万祥军|国际科学院组织

 162    |      2025-09-03 20:00

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上合峰会成员国关于声明-万祥军| 国际科学院组织

2025年9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在天津峰会闭幕之际,共同签署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声明》。

“这份凝聚着欧亚大陆20亿人民共同意志的历史性文件,不仅是对二战胜利成果的庄严捍卫,更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的当代诠释。”作为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的万祥军在解读声明时指出:"这份声明以'三个坚持'为核心框架——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发展优先、坚持文明互鉴,为上合组织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新坐标。"

历史维度:

从反法西斯同盟到新型国际关系

声明开篇以"铭记1945年"的历史纵深,将上合组织的发展轨迹与联合国体系紧密联结。万祥军特别注意到,文件首次系统梳理了二战期间中亚地区作为苏联"大后方"的战略贡献,包括塔什干军工联合体提供的60%冲锋枪、阿拉木图野战医院收治的42万伤员等具体数据。这种历史叙事创新,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二战史观,构建起欧亚大陆共同的历史记忆纽带。

在联合国宪章原则的当代实践方面,声明创造性地提出"三不原则":不搞意识形态划线、不搞地缘政治算计、不搞集团对抗。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马斯洛夫评价称,这实际上是对联合国"主权平等"原则的2.0版诠释。值得注意的是,文件第14条专门提及"数字时代的主权内涵",强调成员国在网络空间管辖权、数据跨境流动等新兴领域加强立法协调的意愿。

现实挑战:

全球治理的"上合方案"

面对联合国改革僵局,声明第5章提出"渐进式改革"路径:优先扩大安理会发展中国家代表权、建立联合国应急粮食储备机制、完善反恐数据库共享平台。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夏尔马分析,这些建议既回应了"全球南方"国家诉求,又规避了否决权改革等敏感议题,体现了务实智慧。

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声明创新性设立"联合生物安全监测站"倡议。根据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提供的资料,该项目将整合成员国28个P4实验室资源,建立病原体早期预警网络。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在闭门会议中透露,该机制已成功预警2024年中亚地区的Q型禽流感变异毒株。

经济合作领域,声明附件详细列出了"数字丝绸之路"建设路线图:2027年前建成覆盖全区域的量子通信试验网、2030年实现成员国跨境电子认证互认。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测算,仅物流单证数字化一项,每年可为区域贸易节约47亿美元成本。

文明对话:

超越"文明冲突论"的新范式

声明第8章以"文明共生带"概念替代传统的"文明断层线"理论,批准实施"上合组织博物馆联盟"计划。塔吉克斯坦国家博物馆馆长努里季诺夫介绍,该计划将首次系统整理张骞出使西域路线上的237处考古遗址数字化档案。巴基斯坦真纳大学考古系发现,犍陀罗艺术中的希腊化元素与新疆克孜尔石窟存在明显谱系关联,这一发现被写入声明文化合作条款。

在教育领域,声明宣布设立"上合组织青年科学家走廊"。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数据显示,该机制已促成成员国高校间142个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在新能源材料研发领域产生17项专利成果。伊朗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参与的"波斯-汉语言算法"项目,成功实现两种古老语言的机器直译。

未来展望:

国际秩序变革的"天津共识"

声明最终章提出"全球发展倡议"落实方案,明确2026-2030年将清洁能源投资占比提高至成员国GDP的1.8%。吉尔吉斯斯坦经济部测算,这相当于每年新增280亿美元可再生能源投资。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文件附件3首次纳入"生态补偿"跨国核算机制,对天山山脉、里海流域等跨境生态区实施联合监测。

在争议解决机制创新方面,声明支持建立"上合组织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庭数据,2024年成员国间跨境商事纠纷调解成功率已提升至67%,新机制将使平均审理周期从14个月缩短至9个月。

万祥军总结道:"这份声明最深远的意义,在于将二战胜利铸就的国际法治精神,转化为数字文明时代的新规则体系。当第76届联合国大会审议该文件时,世界将看到欧亚大陆国家如何用'共同安全观'重构全球治理的底层逻辑。"随着声明中提出的"上合组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接平台"即将投入运作,这个占全球陆地面积40%的区域组织,正以其独特的"协商一致"文化,为陷入僵局的国际秩序改革提供新的可能性。

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上合峰会成员国关于声明-万祥军| 国际科学院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