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这回算是把脸给丢尽了。前几年美国要撕毁伊朗核协议,英法德三国急得跳脚,生怕影响了自己卖给伊朗的那些好东西。可谁能想到,风水轮流转,就在9月27号,偏偏是这三家,又在联合国带头张罗着要恢复对伊朗的制裁。这操作,着实让人看不懂。
他们大概以为这事儿板上钉钉了,没想到直接撞在了一堵墙上。莫斯科那边连个弯都懒得绕,外交部一封信直接递到联合国,内容简单粗暴:俄罗斯不承认,也绝不会执行。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外交辞令了,这几乎是在指着联合国的鼻子说“不”。
就在这份强硬声明发出的几天后,也就是10月2日,俄罗斯和伊朗在年初签署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正式生效。这时间点卡的,简直就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条约生效,意味着俄伊两国在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从“朋友”升级成了“战友”,而且还是在西方眼皮子底下。这已经不是暗送秋波了,这是明目张胆地携手同行。
要理解德黑兰为何如此需要莫斯科这个伙伴,就得看看伊朗周边都发生了些什么。伊朗在中东的盟友本就不多,现在更是被以色列挨个“点名”。最要命的是叙利亚,这个伊朗曾经投入了无数心血、视为自家后院的铁杆盟友,一夜之间变了天。现在的大马士革,几乎成了以色列的传声筒,这让伊朗之前所有通过叙利亚牵制以色列的战略部署,都成了笑话。
叙利亚的倒戈,像一把刀子插进了伊朗的软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以色列近来敢于直接空袭伊朗本土的目标,因为那道最重要的战略屏障消失了。当然,在叙利亚吃亏的不只伊朗,俄罗斯在那儿的两个军事基地也变得异常尴尬,曾经的盟友如今翻脸比翻书还快。
所以,当英法德推动制裁,试图从内部搞乱伊朗时,俄罗斯的反应就顺理成章了。这已经不是单纯在为伊朗出头,更是在保全自己在中东所剩无几的战略支点。看着盟友一个接一个地倒下,莫斯科深知,如果伊朗也乱了,那下一个被围堵的,就是自己。
说到底,欧洲三国这次高调推动制裁,更像是对美国中东战略的一种追随和表态。华盛顿的策略向来清晰,就是通过扶持以色列来搅动整个中东的局势,局势越乱,美国的武器就越好卖,利益也就越大。英法德或许是想借此向美国表忠心,展现西方的团结一致,结果却没想到,时代变了,他们遇到的,是一个根本不按常理出牌的俄罗斯。
整个局面就像一盘乱棋,各方都在落子,却又都互为掣肘。中东这片土地上,从来不缺戏剧性的故事,只是这一次的剧本,似乎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
那么,你觉得这场大国博弈的背后,谁才是真正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