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突然官宣中美第三轮经贸会谈敲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时间定在7月27日至30日。
美国财长贝森特更早两天就急吼吼地对外放风,生怕全世界不知道这场谈判。
选瑞典可不是随便定的。
这地方离中美博弈的“火药桶”十万八千里,连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都亲自下场背书,说这场会谈“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
说白了,就是找个没人打扰的清净地,让双方能冷静谈事。
特朗普原本盘算着用关税逼中国低头,可现实却啪啪打脸。
8月12日是美国暂停加税的截止日,按计划谈不拢就得重新开征关税。
现在急吼吼要延长休战期、催着赶紧谈判的,反而是美国自己。
为什么? 看看美国企业的惨状就懂了。
英伟达被芯片禁令卡得死死的,老板黄仁勋今年特意穿上唐装来中国“拜码头”;化工巨头杜邦被中国反垄断调查搞得焦头烂额;苹果、波音在财报会上大吐苦水。 这些巨头心里门儿清,再和中国硬刚,自己先得垮台。
洛杉矶港的货运量暴跌35%,IMF直接警告关税战可能让美国GDP萎缩0.8%。
美国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超市里中国制造的日用品涨价40%,中产家庭每年多掏2000美元关税账。
特朗普原以为筑起关税高墙就能困死“中国制造”,结果一扭头,发现全世界都在抢购中国货。
今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出口确实跌了40%,可转头就攻下新市场,往东南亚的出口暴涨65%,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8%,连人民币结算占比都冲到23%。
欧洲市场最打脸。
美国拦着中国电动车进自家门,结果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占率冲到28%,德国车企急得跳脚。
眼看关税牌失效,美方突然在谈判桌上甩出新套路。
贝森特公开放话要把“禁止中国买俄油伊油”塞进谈判议题,甚至威胁征收100%“二级关税”。
这招阴在哪儿? 中国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超1亿吨,占原油总进口的20%。 美国想掐住能源命脉,逼中国在科技、市场准入上让步。
离谱的是,美方还把“中国经济再平衡”搬上台面,话里话外嫌中国“生产太多”。
贸易问题就谈贸易,别夹带私货!
就在会谈前一周,中美突然各退半步释放信号。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暂停了对杜邦的反垄断调查;美国则悄悄松绑英伟达芯片禁令。
暗战远未停止。
美国商务部刚启动232调查,瞄准中国芯片、稀土、关键矿产;中国反手就出台《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在科技规则上抢话语权。
最耐人寻味的是特朗普的“访华预告”。
在会见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时突然放风“可能很快访华”。 选这个时机放话,摆明想借菲律宾牌给谈判加码,毕竟中菲正因南海问题较劲呢。
美国还在盘算怎么“切香肠”时,中国早布好反制棋局。
稀土是张明牌,中国掌控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去年对美出口配额直接砍半。 法律武器也没闲着,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起诉美国关税违规,欧盟紧跟其后放话“敢加税就千亿报复”。
让美国头疼的是中国市场分量。
特斯拉第二季度在华销量逆势涨15%,英伟达20%营收靠中国市场。 贝森特们再嚣张,也挡不住美国老板们用真金白银投票。
中国副总理何立峰飞往斯德哥尔摩时,手里攥着三张硬牌。
全球买家的订单、稀土管制清单、14亿人的消费市场。
特朗普面对的,是自家企业的哀嚎和倒计时的关税闹钟。
#热点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