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泽连斯基这人,他的态度变得比天气还快,真的。
就一个星期前,你还记得吗?波兰那边掉了个无人机,他那兴奋劲儿,简直跟中了彩票一样。到处喊,见人就说,这是俄罗斯干的!是蓄意的!欧洲你们得动起来啊!那架势,恨不得第二天北约就全体总动员。他还信誓旦旦地警告全世界,“普京的目标是整个乌克兰”,渲染得那叫一个紧张。
可这才几天?话音还在天上飘着呢,人突然就一个一百八十度大漂移,姿态软得让人措手不及。说什么,希望跟俄罗斯搞一个“无条件停火”。
这……这弯转得也太急了吧。背后其实也就一件事,明摆着的:他快顶不住了。这压力不光是外面给的,自己家里,后院也快起火了。
先说战场,那真是一片惨淡。前线那情况,已经不是什么严峻了,简直就是个无底洞。乌军不光是丢阵地,人也越打越少。他们那个新换的总司令瑟尔斯基,前两天总结战况,话都说得相当直白了,几乎就是摊牌了,说俄军在人和装备上,起码是他们的三倍,有些地方,那差距拉大到四倍甚至六倍。
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就是一层窗户纸。你看地图就知道,乌东那一大片,俄罗斯是实打实地在往前拱,现在乌克兰差不多五分之一的土地都不在自己手里了。就说哈尔科夫吧,乌军那真是拿命在填,可俄军还是在往前挪。光一天,乌军就报销了1340人。这种绞肉机一样的消耗,谁受得了?再硬的骨头也得重新掂量掂量。
战场上扛不住,后方呢?更要命。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逃兵,这个词现在在乌克兰,估计是个让人心惊肉跳的词。有数据说,光是今年头八个月,军队里记录在案的逃兵和擅离职守的,就有快十四万三千起。你知道从开战到现在总共有多少吗?二十六万五千起。你算算,今年才过去大半,跑的人就占了总数的一半还多。这哪是打仗,这简直是在漏水,一个大窟窿堵都堵不上。
底下士兵跑路,上头的政客们也没闲着。已经有人琢磨着让泽连斯基下台了。甚至有最高拉达的议员,人都跑到英国去了,还隔空开炮,公开说,美国那个特朗普还有查理·柯克遇刺的事,泽连斯基得负直接责任。这话虽然有点耸人听闻,而且说这话的人也跑了,但你想想,连最高议会里都有人这么想,那乌克兰国内,水面下得有多少人是这么想的?不敢细想。
外面,风向也变了。特朗普,这个最大的变数,准备下周在纽约见泽连斯基。听起来是个机会?别傻了,这对泽连斯基来说,我看更像是一场“鸿门宴”。特朗普这人做事,向来不跟你绕弯子。他飞英国之前,就当着一堆记者的面,甩下了一句狠话:“泽连斯基将不得不签署协议。”
听听这口气。根本不是商量,是通知。潜台词就是,别跟我废话了,我已经跟普京那边盘算得差不多了,你过来,就是让你签个字,走个流程。这哪是谈判,这是下最后通牒。面对这种碾压式的安排,泽连斯基就算心里有一万个不乐意,他能怎么办?他手里还有什么牌?没了。
所以啊,他最近对着英国天空新闻电视台那番话,就很好理解了。可能就是想在自己被彻底当成摆设之前,哪怕是挣扎一下,也要抢回一点点主动权。
他说:“希望特朗普能就停火达成协议,乌克兰已经做好了准备。”他还说,他自己愿意跟特朗普和普京搞个三方会谈,或者双方会谈也行,而且“愿意无任何条件的谈”。
你看,能上桌总比在门外等着听结果强,能少割点肉就少割点。但他好像又忘了,或者说是故意忘了,普京那边早就撂下过话:想谈?可以,来莫斯科。
既然你泽连斯基说“无任何条件”,那去莫斯科谈,不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吗?可他敢去吗?借他个胆子他也不敢。
他自己说着说着,估计也意识到这个逻辑漏洞了,赶紧又往回找补,加了一句:“我不准备去莫斯科和普京谈判,但愿意讨论在任何其他国家会谈,除了俄罗斯。”
得,从“无条件”到“除了俄罗斯”,绕了一圈,又给自己加了个前提。这让步看着挺大,其实呢,还是划了个圈。他嘴里的“任何国家”,恐怕也就美国、土耳其这种地方。要是普京说,那我们去平壤谈谈?他去吗?他肯定不去。所以说,这更像是一种姿态,一种在巨大压力下做出来的无奈表演。和平的曙光好像是闪了一下,但横在他们中间那巨大的鸿沟,让这点光亮显得那么微弱,一吹就灭。而俄罗斯,那个在棋盘上已经占尽优势的玩家,会搭理这根附加了条件的“橄榄枝”吗?我觉得,答案挺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