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饥饿的国家之一,居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一边有2.3亿人吃不饱饭,相当于每六个人里就有一个饿肚子;可另一边呢,它每年却向全球出口2000万吨粮食,占了全世界大米出口的四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事得从一份报告说起。2023年发布的全球饥饿指数(GHI)把印度钉在了耻辱柱上,得分只有28.7,在121个国家之中,排在第111位,属于“重度饥饿”的等级。这个数据比阿富汗、苏丹还惨,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咱们的六到八倍,发育迟缓的孩子超过三分之一,全国有两亿三千万人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可印度政府不认账,前食品安全局长帕万·阿加瓦尔,直接就开炮了:“这个数据,是殖民主义的抹黑!“他还抛出几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理论:首先是印度人的基因就比较矮小,孩子瘦只是遗传,并不是饿的;然后我们的基础代谢比较低,一天1400卡就够了,你们按1800卡算,这就是对我们的偏见。
为了挽回面子,他们后来自己搞了一个修正后的数据,硬生生地把GHI分数改成了9.1,排名从111名一下子上升到了全球的第48名!所有网友都看傻眼了,还能这样操作的吗?
可事实是骗不了人的,印度农业从表面看那是得天独厚。全国耕地面积有24亿亩,比中国多了5亿亩,而且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能收三季庄稼,这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啊!可是粮食产量却非常拉胯,2022年粮食总产量为3.1亿吨,还不到中国的一半(中国6.8亿吨)。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最主要的是水利设施太差。印度全国只有32.8%的耕地能够浇上水,而其余的地方,就完全看天吃饭,全国最大的水库蓄水量还不到三峡大坝的十分之一。一旦遇到旱涝灾害,就会严重减产。这和印度的许多骚操作有关系,2019年8月,花了220亿卢比修建的贾坎德邦大坝,建成之后仅仅过了22小时,就塌了,淹了周边的35个村庄。最神奇的是,这样一个豆腐渣工程,竟然整整修了42年。至于钱用到了哪里?估计只有印度政府自己知道了。
其实这些还不是最大的问题,关键还在于人。印度搞过“绿色革命”,想提高粮食的产量。可是最终的结果是高产种子、化肥、农机这些东西全都贵得要命,一般的农民根本买不起。于是富得越富,穷得越穷,全国20%的地主拥有78%的耕地。31%的农民竟然连一亩地都没有,他们只能给这些大地主打工。
印度的国家粮仓,常年存着3000万吨粮食,不过那些饿着的老百姓是吃不上的。所以你看,这不是有没有粮食的问题,而是粮食归谁管的问题。粮食丰收了,他们所做的是优先出口换取外汇,
大地主凭借出口来挣钱,政府靠外汇来维持体面,挣扎的温饱线上的,只能是那些没有土地、没有权力、没有话语权的老百姓。有人说,把大地主的土地分了不就完了,可是在印度,种姓制度早已经根深蒂固,一旦改革就会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谁又敢呢?
所以印度的饥饿,从来都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是土地被垄断、基础建设落后、分配不均、官员腐败共同造成的。它的耕地面积全球排名第二,却无法让自己的人民吃上饱饭。
参考资料:1. 《2023年全球饥饿指数》2. 印度政府经济调查报告(2022-2023)3.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粮食贸易数据4. 世界银行:印度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评估5. 《印度土地不平等报告》6. 印度时报:前官员帕万·阿加瓦尔言论实录7. 印度粮食出口与饥饿并存现象调查8. 南亚农业研究期刊:绿色革命对小农影响分析9. 印度国家家庭健康调查(NFHS-5)儿童营养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