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美元省下来吃火锅不香吗?”8月17日约旦国家通讯社Petra甩出一条消息:约旦内阁点头了,跟俄罗斯的免签协议过了最后一道官方关卡,以后咱两国老百姓进门不用掏腰包买那张旅游签,想待就待,最多30天,一年加一起不冲过90天,钱包立刻轻了一斤。
消息一落地,朋友圈里那帮做约旦地接的导游先炸了锅,他们最懂60美元对普通游客是啥概念:往返机票三千起步,酒店旺季一晚冲五百,这60刀就像最后一根稻草,压得人下单前犹豫三秒,现在稻草没了,订单蹭蹭往上涨,后台系统叮叮当当响成过年。
把时间倒回5月底,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办公桌前也点了个头,把外交部递上来的协议草案签了,两边政府像打配合的台球,一杆推一杆,球稳稳进洞,其实早在年初,两边的旅游部门就互相串门,会议室里咖啡续了三壶,才把免签天数、入境口岸、逾期处理这些细节磨得溜光,现在只剩最后一张纸,两国元首落笔就算走完流程。
有人好奇:为啥非得赶在8月官宣?翻翻日历就知道,约旦的佩特拉9月气温开始往下掉,不烫脚,是一年最舒服的时候;俄罗斯的贝加尔湖8月底水温刚好,跳下去不哆嗦,两边旅游旺季无缝对接,免签一落地,包机航线就像被打了鸡血,旅行社连夜改海报:莫斯科到安曼,免签直飞,五天四晚,早鸟价立减三百美元,朋友圈里刷屏的文案简单粗暴:省签证费=送一张红海船票。
再算一笔账,俄罗斯人来约旦主要冲三件事:死海漂着看书、瓦迪拉姆沙漠拍火星同款打卡照、佩特拉古城看日落染红整条峡谷;约旦人去俄罗斯奔着莫斯科的红场、圣彼得堡的冬宫,还有西伯利亚铁路的绿皮火车,以前60美元签证费看似不多,可一家四口就是240美元,够在安曼老城区吃十顿烤羊排,够在莫斯科搭地铁绕全城50圈,现在省下来的钱,直接变成纪念品小地毯,行李箱立马鼓起来。
别看只是免签,其实背后牵着一根更大的经济线,俄罗斯人一直是约旦旅游市场的隐藏大客户,别被刻板印象骗了,战斗民族不是只爱土耳其海滩,他们更迷沙漠越野和古迹探险,约旦旅游局去年做过调查,自由行俄罗斯客在安曼平均停留7.2天,人均消费比欧洲客高出一截,原因很简单:他们住得省,吃得豪,租车专挑四驱大排量,一脚油门冲进沙漠,回程后备箱塞满椰枣和香料,本地商贩笑得合不拢嘴。
约旦这边也有小算盘,本国劳动力三成吃旅游饭,疫情那几年憋坏了,导游改行开网约车,酒店经理回家带娃,现在免签消息一出,酒店预订系统直接卡死,服务器扩容三倍才顶住流量,老板连夜给服务员发奖金:客人来了,笑脸要跟上,可别以为免签=降门槛,边检那关照旧严,护照有效期、回程机票、酒店订单都得备齐,谁敢耍小聪明逾期停留,照样请去小黑屋喝咖啡。
另一边,俄罗斯也没闲着,卢布贬值那几年,出国游缩水成西伯利亚平原,现在免签就像开闸放水,社交媒体上一片欢呼,有人晒旧护照上密密麻麻的约旦签证贴纸,配文:终于不用攒贴纸了,新护照干干净净也能走天下,旅游博主趁机蹭热度,连夜剪出“约旦7日0签证攻略”,点赞量冲破十万,评论区最扎心的问题是:机票啥时候降价?航空公司秒回:包机已排到下个月,早订早便宜。
再深扒一层,这次免签其实是两国关系升温的副产品,去年约旦国王访俄,双方签了能源备忘录,俄罗斯帮约旦建小型核电站,约旦用俄罗斯小麦平抑粮价,经贸往来一热,民间交流自然跟上,免签就像给老百姓发的红包,谁拆谁开心,外交层面也轻松,免了签证官撕纸盖章的麻烦,省下的行政成本够买好几吨打印纸。
不过也有人担心,免签会不会带来黑工?约旦官方早想到这茬,协议白纸黑字写明了:旅游免签不等于工作许可,打黑工抓到直接遣返,俄罗斯那边也同步收紧用工审查,毕竟谁也不想让免签变成偷渡后门,两边移民局已经联网,入境记录实时同步,想钻空子?门都没有。
说到这儿,还得提醒一句:免签不是免责任,30天停留期听着宽裕,真用来深度游其实刚够用,佩特拉要两天,死海泡一天,瓦迪拉姆露营一夜,再算上赶路时间,掐指一算就剩五六天空档,想顺带去埃及看金字塔?对不起,还得另办签证,所以攻略得提前做,别到了机场才发现行程排成麻花。
眼下最忙的当属航司和酒店,机票价格一路飞涨,堪比春运,酒店更离谱,安曼市区三星级都飙到200美元一晚,网友吐槽:免签省下的签证费,全贴酒店身上了,可吐槽归吐槽,手速一点不慢,预订页面一点就崩,客服电话排队200人,有人灵机一动,干脆订民宿,结果房东坐地起价,一晚涨30美元,气得游客给差评:免签红利被你们吃光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追着热度跑,资深背包客反倒冷静下来,他们翻出往年的约旦旅行贴,发现免签前游客没那么多,佩特拉空镜头随手拍,现在网红打卡点排队两小时,拍张照片全是后脑勺,有人酸溜溜留言:免签是把双刃剑,钱包省了,风景挤了,值不值?评论区立刻吵成一锅粥。
吵归吵,数据不会撒谎,约旦旅游部官网流量暴增八倍,俄语页面浏览量稳居第一,俄罗斯搜索引擎里“约旦”关键词热度冲进前十,连带着约旦河西岸、以色列的搜索量也水涨船高,旅行社笑疯:本来只想卖约旦,结果捎带卖出一堆周边,打包套餐一上架就秒空,老板数钱数到手抽筋。
再往后看,免签效应可能远不止旅游,俄罗斯的红金、海鲜、蜂蜜早就想进中东市场,约旦的磷矿、钾肥也惦记俄罗斯买家,以前卡在签证环节,商务考察一拖就是两个月,现在老板拎起护照就走,面对面谈合同,效率嗖嗖涨,有做化肥出口的朋友透露:约旦客户下周飞莫斯科,以前得提前一个月办签证,现在三天就能成行,订单量直接翻倍。
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性价比,免签省下的60美元能干啥?在安曼老城区,60美元够买一公斤顶级藏红花,够红海浮潜一次外加一顿海鲜大餐,够打车从安曼到佩特拉打个来回,俄罗斯人更实在,60美元在莫斯科够吃三顿快餐,或者买两张芭蕾舞门票,现在钱没花出去,感觉像凭空捡到红包,难怪社交媒体上有人调侃:免签才是真正的618,不用凑单直接减。
当然,免签之后也不是零准备就能走,护照有效期必须超过六个月,入境时边检可能抽查现金或信用卡,回程机票和第一晚酒店预订单得打印出来放随身包,有人嫌麻烦,结果被边检官一句“请出示行程单”噎得当场手忙脚乱,社死现场秒变大型尴尬现场,老驴友提醒:免签不是免脑子,攻略还得做,不然出糗的是自己。
说到尴尬,语言关也得提前预习,约旦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英语普及率一般,俄罗斯人英语口音又重,两边一碰面,全靠手势比划,有人灵机一动,下载翻译软件,结果离线包没更新,关键时刻掉链子,只能对着烤羊排店招牌干瞪眼,最后靠手机图片点餐,老板笑呵呵比划大拇指,场面一度十分和谐,由此可见,免签只是打开大门,真正的通关还得靠提前做功课。
再往远了想,这波免签可能只是个开始,中东其他国家盯着约旦的客流数据,心里盘算:要不我也跟上?毕竟旅游业是回血最快的行业之一,俄罗斯也在四处谈免签,东南亚、拉美、中东挨个敲门,朋友圈有人开玩笑:以后护照不用贴纸,改贴满朋友圈定位就行,听起来夸张,可谁知道几年后会不会成真?
眼下,最热的话题莫过于第一批免签游客啥时候出发,约旦地接社已经打出“免签首发团”旗号,机位一口气包了三班,俄罗斯这边也不甘示弱,莫斯科旅行社推出“红海+死海+沙漠星空”七天六晚套餐,价格比平时贵两成,照样被抢空,有人吐槽:免签省下的钱,全被旅行社赚回去了,可转头一想,省掉签证流程的时间成本,还是值。
写到这里,手机弹出一条推送:某航司宣布增开莫斯科安曼直飞航班,每周两班改四班,网友留言:免签的威力开始显现,护照准备好了吗?我摸了摸抽屉里那本还剩五年有效期的护照,心里默默盘算:约旦佩特拉打卡照+1,俄罗斯贝加尔湖跳冰窟窿+1,这趟旅程好像已经提前启程了。
免签落地,接下来就看谁先抢到早鸟机票,省下来的60美元到底怎么花,你说了算。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