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前的硝烟散去,世界即将迎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又一个里程碑。中国为此精心筹备的93阅兵,本应是全球共襄和平、反思历史的盛事。然而,就在国际社会目光聚焦之际,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却率先出现,显得格外刺耳。
日本,作为首个公开阻挠他国参与中国纪念活动的国家,其一系列外交与军事动作,如同暗流涌动,将历史阴影下的战略博弈推向了台前。
八月下旬,东京的“劝阻”外交悄然启动。日本政府通过外务省和驻外使馆,向欧洲和亚洲多国传递了一份“特殊建议”。这份信息的核心,是劝阻各国“谨慎考虑”是否派领导人出席中国93阅兵。
日方将中国此次纪念活动描绘为“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试图以此影响他国决策,其用心昭然若揭。这并非首次,2015年日本也曾投入巨资公关,阻挠各国参与中国抗战纪念活动。
东京:历史的顽固派
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顽固立场,与此次外交阻挠可谓一脉相承。上个月15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战败80周年讲话中,对“道歉”二字只字未提,更未明确谴责二战侵略行径。
不仅如此,石破茂政府官员公然参拜靖国神社,并供奉祭祀品。靖国神社内供奉着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14名甲级战犯,此举无异于公然美化侵略历史,严重伤害了受害国人民。
此前,岸田内阁曾修订《中日联合声明》教科书,将“深刻反省”改为“遗憾表达”,并删除了“侵略战争”的定性。这种系统性淡化历史罪行的做法,揭示了日本右翼势力拒绝真正反省的顽固立场。
国际社会对历史的认知,与日本国内民意形成了鲜明对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显示,近六成亚洲受访者认为,“正视二战历史是维护亚洲和平的第一要务”。
然而,日本内阁府本月发布的《国民安全认知调查》却显示,约七成日本受访者认为“不应再为历史问题承担额外责任”。这种民意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日本政府强硬的历史立场,令人深思。
面对日方的交涉,中方已提出严正交涉,强调日本应以史为鉴,致力于和平发展,避免干涉他国内政。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也警示,日本的历史表述已成为“东亚和平风险因素”之一。
东海:剑拔弩张的棋局
与外交攻势同步,日本在军事上的挑衅行动也从未停歇。本月中旬,日本防卫省发布“紧急升空令”,一周内对华战机拦截次数激增103架次,创下22年新高,空中态势骤然紧张。
日本空中自卫队侦察机频繁出现在中国东海附近,并贴近中方防空识别区飞行,意图昭然。此前,中国运-9电子侦察机穿越宫古海峡时,两架日本F-15战机曾以30米超近距离挤压航线,制造危险。
在海域巡航方面,日本海上保安厅自今年4月起,开始使用美国制造的MQ-9B“海上守卫者”无人机,定期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进行“巡航监视”。这些无人机能持续飞行超过24小时,如同不眠的眼睛。
它们配备光电、雷达和卫星通信设备,实时传输中国海警船的动态。截至本月,日本已部署3架此类无人机,并计划年内再增2架,覆盖东海、太平洋和日本海,其战略意图不言自明。
日本的军事预算也再创新高,今年高达7.3万亿日元。其中,钓鱼岛及东海方向的军费投入同比增长12.3%,显示出其加强军事投入、企图通过武力扩大地区影响力的野心。
日本防卫白皮书甚至明确指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无疑是赤裸裸地干涉中国内政。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近年来的军事扩张令人警惕。
他们采购了147架F-35战机、400枚战斧导弹,建造了8艘宙斯盾驱逐舰和7艘准航母,并与英、菲等国合作进行海外军事扩张,其“专守防卫”的承诺早已抛诸脑后。
本月24日,日本自卫队在冲绳附近举行演习,F-2战斗机挂载反舰导弹,在钓鱼岛以北模拟攻击中国航母。航空自卫队的P-3C反潜巡逻机和F-15J战斗机也频繁在东海上空活动。
这些军事监视和演习,与外交劝阻的时间点高度重合,其意图不言而喻:军事施压,干扰中方筹备,制造地区紧张氛围。
东京:藏不住的秘密
日本之所以采取如此激烈的阻挠和军事行动,其背后隐藏着三重深层担忧。首先,是对战争罪证可能再次被曝光的恐惧,这无疑触及了其最敏感的神经。
俄罗斯总统档案馆最新披露资料显示,臭名昭著的关东军731部队,曾用中国战俘进行惨无人道的鼠疫跳蚤弹试验。更令人震惊的是,现任日本防卫相的弟弟竟是该部队军医的后代。
这使得日本右翼势力担忧这些铁证被重新提起,彻底冲击其苦心经营的“和平国家”伪装,让其在国际社会面前颜面扫地。
其次是夺岛意图可能被揭露的恐惧。中国卫星拍下了日本在石垣岛部署的导弹阵地,其“离岛防卫”的幌子下,封锁宫古海峡的战略意图暴露无遗。
这让日本在区域战略上的小算盘无所遁形,其真实意图在阳光下无处可藏,更添几分焦虑。
第三重担忧,则是美国暗中支持的战略。本月21日,五角大楼秘密运输12架“鱼鹰”倾转旋翼机抵达日本,其作战半径覆盖台海,意图明显。
这实际上是将日本视为遏制中国的“棋子”,日本深知自身被利用的风险,却又不得不配合,这种无奈与矛盾可见一斑。
日本外务省在西方投入大量资金,宣传自身为和平国家。他们深知,中国纪念活动会提醒世界南京大屠杀等事件,这让日本担心欧洲国家不会支持其立场。
毕竟,欧洲曾深受法西斯祸害,帮助日本翻案,无异于帮助德国翻案,这是任何有良知的国家都难以接受的。
历史洪流,谁能阻挡?
尽管日本极力阻挠,国际社会仍给予中国93阅兵积极响应,这无疑是对东京小动作的有力回击。它不仅彰显了全球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普遍共识,也凸显了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和军事实力。
最终确认出席中国93阅兵的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共计26位,其中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恩等重要领导人,阵容强大,意义深远。
普京总统此次访华长达四天,几乎带来了所有重要部门负责人,包括国防、外交、能源部长等。这种“政府大搬家”式的阵容,无疑表明中俄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令世界瞩目。
东南亚国家也响应积极,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等确认出席,这展现了这些国家与中国深化关系的强烈意愿,更是对地区和平的共同呼唤。
欧洲国家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和斯洛伐克总理菲佐确认出席。此外,还有来自30个欧洲国家的近50位领导人、前政要、高级别官员将参加中方纪念活动,共同缅怀历史。
中国此次93阅兵,旨在回顾历史、呼吁和平,避免战争重演,而非单纯炫耀武力。然而,阅兵展示的新型战略预警雷达系统和高超音速飞行器配套装备,技术参数较十年前有代际跨越。
中国在部分军事技术领域,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转变,这本身就是对日本军事挑衅的有力回应,彰显了维护和平的实力与决心。
国际社会对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始终保持高度警惕。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已将日本的历史表述,列为“东亚和平风险因素”之一,警钟长鸣。
日本F-15战机挑衅中国军机的同一天,俄罗斯总统专机降落在北京。76名俄军仪仗队员顶着暴雨演练正步,军靴钉也更换为防滑钢芯,展现出对历史的尊重与庄重。
这与东京一方面阻挠各国参与阅兵,另一方面在教科书上悄悄将“深刻反省”篡改为“遗憾表达”的行径,形成了鲜明对比。真正赢得国际尊重的是坦诚面对历史的勇气,而非强硬外交或军事挑衅。
结语
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顽固立场,及其在地缘政治中的复杂行动,最终只会让自身陷入外交困境,加剧地区博弈的紧张态势。
国际社会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普遍认同,以及中国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中的关键作用,并非日本的小动作所能改变或动摇。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日本若继续回避历史,拒绝正视过往,只会让其自身在国际舞台上更加孤立,成为一个无法真正融入和平潮流的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