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光伏榜单公布,晶科领跑,隆基晶澳紧追

 178    |      2025-08-31 09:05

一个榜单出炉,光伏圈子炸锅了,2025年上半年全球光伏组件出货Top10名单最终定格,这名单虽说不是啥悬疑电影,但真要深扒,还是能挖出不少戏码和未解之谜,你信不信?

说来咱们中国企业,操作光伏这一套,总让人忍不住感叹一句:“这锅稳,盖得上!”晶科能源直接以41.84GW产量稳坐头把交椅,绝对主角光环,四舍五入就是卖啥啥暴走的存在,不愧是天花板级别。

但你要说,它就这么一路遥遥领先,天下无敌?太天真了朋友,光看表面数据,容易被“数字魔法”迷了眼,咱不如先端起放大镜,细嚼慢咽一番门道。

其实每年榜单刚出炉,大众玩猜谜游戏都玩得飞起——谁出货到底多少?谁在海外狂奔?谁踩了坑被挤下去了?今年也一样,榜单既是成绩单,也是半遮面的谜面。

先看晶科能源,41.84GW,那叫一个漂亮,“全球销冠”的title不容小觑,尤其是在日本市场稳坐头把交椅好多年,沙特、中东、东南亚,拉美市场上的市占率也是一路狂飙。

说到沙特,老铁们别忘了,这片“沙漠黄金地”,可不是谁都能拿下的,结果晶科愣是玩明白了,市场份额远超同行,难怪大家都和它拼命挤KPI。

2025年头半年,甚至在巴基斯坦的出货量,就干到了去年全年的水平,果然是拳打亚洲,脚踢拉美,想不火都难。

不过,把目光拉到第二名隆基绿能,39.57GW,都说差距一眼能看出来,其实吧,细想这也挺卷的。别忘了,隆基除了组件,还有硅片业务,头半年硅片直接干到52.08GW。

再加上电池片“HPBC2.0”啥的,陕西、新区、铜川项目一点点都在落地量产,和英发德睿、平煤协作也逐步推进,技术与扩产双管齐下。有种你追我赶,大家都想把行业天花板再往上顶一顶的冲劲。

第三号玩家晶澳科技,出货33.79GW,差不多快杀进40GW阵营。海外出货占比高达近半,45.93%,业务大半都投向国际市场,低调开挂。你光看它产能,2024年底就到100GW,硅片、电池片都不含糊,研发也舍得砸钱,半年投了近14亿,专利两千多个,用行动代替嘴炮不是说说而已。

而天合光能也绝不是靠边站的角色,组件出货超32GW,210组件全线累计远超200GW,名副其实的业务巨无霸。储能业务这几年也疯狂上量,上半年出货突破12GWh,反映出企业转型的迅速,谁说光伏企业只会卖面板?

第五名通威,你要说它靠多晶硅打天下没毛病,上半年卖了16.13万吨,市占率也干到了30%,全球第一也是实至名归。电池片销量、组件销量,全线爆表,还在国内分布式市场稳居第一,海外市场也是爆发式增长,不怕你不服气。

前五名听完,是不是觉得一切都很顺?等下,故事总得有点波澜。第六到第十的队伍,也不是省油灯。阿特斯14.8GW,“主动限产保价”,就是要跟“内卷”说再见,策略就是宁可少卖点也不能亏本,响应所谓“反内卷”号召,让人看到了另一种活法。

协鑫集成虽说不算巨头队伍,但今年也干了14GW+,电池事业部产量涨超40%,全年目标直接瞄准16GW,数据不高调,潜力不低调。综合产能利用率直接拉到80%以上,抓住细分市场,把质量和效能都玩明白了。

再来说横店东磁,13.4GW,同比涨幅高达65%,营业收入也蹭蹭上涨36.58%。入圈16年,产能不断提升,年产23GW电池、21GW组件,靠着老资格和稳定输出蹭上了榜单,“榜上无名逆势盈利”,就是这么一份憋着劲的底气。

队尾的爱旭股份也很难让人忽视,ABC组件出货8.57GW,同比疯狂增长400%,订单爆满,供不应求。海外高价值市场成为新增长点,特别是欧洲市场,高端化和技术化战略看得见摸得着,第二季度海外销量占比过40%,瞄准新蓝海不带停。

榜单最后一个东方日升,组件销量5662.75MW,销售收入逼近40亿,产能分布广,浙江、江苏、安徽、马来西亚、包头,全球化布局初具规模,虽说总量不敌头部,但布局策略兼顾内外,也是稳扎稳打。

亮点扫了一遍,数字像下雨一样密集砸下来,表象背后还藏着点什么?其实这场“组件王者争霸”,哪有那么简单。且不说国内的“分布式和集中式两头开花”,海外市场“东南亚和拉美大爆发”,还有日本、沙特这些“难啃的硬骨头”,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化都已卷到了发际线。

许多传统局外人可能只爱看数字,谁GDP高谁牛气,但圈内人知道,这背后是技术路线之争、市场策略赛跑、产品迭代和供应链博弈,每一家能挤进榜单的玩家都不是坐等爆单,而是时刻盯着趋势,刀口舔血抢份额拼创新。

晶科能源、隆基绿能和晶澳科技组成“头部三巨头”,全家桶赛道一条龙,覆盖了硅片、电池片、组件和技术升级等多个维度,拼的可不是单纯出货量,更是综合实力和市场判断。

有人觉得榜单已经定乾坤,但市场本身就像“股市坐过山车”,下一波风向谁也说不准,新技术、政策变动、全球贸易摩擦,这些隐形变量随时能让排名变天。

别看通威股份这几年靠多晶硅业务霸榜,倘若明天有什么新型高效材料异军突起,赛道说不定就有变;阿特斯主动“控量保价”反内卷,短期看利润增厚,长期说不定要再重新审视自己的市场扩张策略。

行业里还能扒出好多细节,像有的企业深度推进各区域生产基地,分散风险,另一些则靠加强研发和专利布局拼高端,爱旭股份的ABC组件就实例摆在那儿,海外高价值市场的切入就不是跑量,而是拼单价。

榜单合计,前十大厂总出货量高达228.15GW,头部五家贡献了171.72GW,剩下五家合计56.43GW。这样的“马太效应”让强者恒强,弱者往边站,但也给了“小而美”企业可乘之机,毕竟企业活得不是单靠总量,精细化深耕、单点突破也能杀出一条血路。

说回来,这份榜单好像是“成绩单”,又像是一场行业的“智力测试”,考验的不仅是谁能分走蛋糕,更是谁能捧着蛋糕一直往前跑。从技术创新、产能扩张、市场深耕,到主动限产的战略选择,浓缩了光伏产业一整年的“宫斗大戏”。

在这其中,每一家都得思考,什么才是自己的护城河?拼命扩产是条路,但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盲目卷价格未必能长久,技术升级和差异化产品才是可持续的内力。你会发现,“市场第一”、“全球销冠”只是表象,真正的决定因素是能否在变化中活下去,并且越活越好。

看到这,伙伴们是不是也有点小激动?到底谁才是光伏王者,榜单数字只是外在,背后技术演进、市场结构、企业战略才是那根埋在心里的钉子。

这出大戏还没演完,大厂们的爆量、爆利以及“反内卷”等新玩法接连上新,等明年榜单又变,不知道又要卷出什么花样。

身处光伏风口,这波赛跑不仅要看谁跑得快,还得看谁跑得远,技术、市场、资本、政策,多线作战,哪一条掉链子都罩不住头顶的光环。“组件出货量第一”,只是牌面,一切尽在台前幕后,至于真王命到底归属,咱拭目以待!

咱先来个互动:你怎么看这轮光伏组件出货排名?真的是谁出货多谁牛,还是得全方位看技术与市场呢?留言区开个楼,聊聊你心目中的“真王者”是哪家!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