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场上的故事,远非表面那般简单。有时候你觉得更衣室的大门背后只是战术板和矿泉水瓶,其实,那扇门后藏着的是一整个赛季的梦想与苦恼。如果你问本赛季最让海港球迷牵肠挂肚的问题,有没有一项是“蒯纪闻、李新翔到底去哪儿了?”毫无疑问,这两位新星近几轮都快变成了场边的话题担当。纵然亚冠硝烟再起,也见不到他们的身影。难道穆斯卡特真的要让青春风暴就这样风平浪静?
说海港的后防线交给本土球员,前场打交给外援,这似乎成了穆斯卡特的“彩票号”。赢球了是“神奇”,丢球了就成了“双刃剑”。冠军冲刺阶段的舞台,容不得半点差错,这套“本土+外援”剧本似乎越演越烈。而属于蒯纪闻和李新翔的登场机会,也如同今年的上海樱花——转瞬即逝。
如果只看数据统计,穆斯卡特的选择又似乎有些说不过去。李新翔本赛季4球4助攻,蒯纪闻也交出了1球5助攻的答卷。别忘了,这二位可是在进攻端实打实立过功的。哪怕是替补登场,也完全能策动一波攻势,更别说在联赛和亚冠的密集赛程里,适当轮换的重要性。偏偏穆斯卡特的判词是——板凳席上的故事,继续升温。
回过头来看,赛季初引入梅伦多时,不少海港球迷还在琢磨前腰竞争会不会白热化。按照“公平竞争”的设想,蒯纪闻的青春活力和梅伦多的海外经验,本应该上演一出君子之争。然而,戏没演两幕,蒯纪闻就被“钉”在了替补席。从竞技表现看,不少观众甚至私下打趣:要是把“差强人意”四个字摆在那里,谁更配?蒯纪闻的作用,无论是前场推进还是边路渗透,数据和观感都比梅伦多更“在线”。难怪网友们在B站弹幕区组团“催更”,只求能多看看小蒯的突破。
李新翔的处境,也让球迷欲哭无泪。毕竟在赛季前半,李新翔的灵气和拦截让海港的锋线多了几分锐气。能突能射,能当刘若钒和阿布里埃尔蓄力时的得力替换,像这样的小将值得分分钟的信任。然而,穆斯卡特却选择了更加稳妥甚至有些保守的用人方式,剑走偏锋。球迷们隔着屏幕喊破嗓子,也没把小李“喊”回球场。有人感叹:“穆斯卡特在新人培养上,离徐正源老师还差点意思。”看徐氏青训,发现任何有天赋的苗子都能顺利拿到出场券,成长速度令人瞠目。
事实是,赛季进入白热化,压力和赌注都在成倍增加。教练组对于阵容稳定性的极致追求,也许在某种意义上压缩了新人展现自我的空间。穆斯卡特用人如用棋子,固然有他的全局考量,但竞技体育里“奇兵制胜”的戏码一再上演,为什么不敢放手一搏?
亚冠战场、联赛冲刺,每一场比赛都重要,每一个小将的闪光都能点燃看台的热情。人才储备、年轻球员的培养,本就是一支大球队可持续竞争力的基石。穆斯卡特此番“按兵不动”,究竟是以稳为主的良苦用心,还是畏首畏尾终失先机?谁能说得清?
海港球迷的疑问悬而未决,但绿茵场上总有答案。有勇气给新人成长空间的主帅,总能收获惊喜。或许在不经意的一次排兵布阵中,蒯纪闻、李新翔就能再次上演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该让青春再度驰骋,让期待不止停留在看台与弹幕里。你相信吗?下一场比赛,当球场边书写出“小将归来”,那一刻的掌声肯定不会仅属于胜利。
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